這場大決戰的過程可謂跌宕起伏,雖然有數次反覆,但趙軍最終佔了上風。而郵無正那支奇兵的到來又給了中行氏、範氏最後一擊,將敵軍後方大營燒成一片裟婆世界,他們的軍心頓時散了。
趙無恤所在的中軍帥旗也向前不斷移動,他站在戎車上環顧戰場,現在戰場上敵軍只剩下了一處還在頑抗,便是那三千中行勁卒。這些人在兩軍對峙的第一天就上陣與趙伊部對峙,是敵軍的中堅力量,故能堅持到現在。
如今狄人充當的前拒已四散而逃,翟部的狄人在翟封荼騎馬不斷招降下,甚至開始反戈一擊,掀起了集體投降趙軍的高潮。左右兩翼的範、中行陣線也宣告被破,兩翼殘餘部隊和後軍一起,近萬人朝共城方向且戰且退。
只有充當前陣的這些人被遺棄,猶如干涸退去的海灘上一條垂死掙扎的魚兒。
陽虎所帥的晉陽趙兵,韓虎所轄的韓氏弓手,以及趙伊部的馬首趙兵一共三陣將這些人團團包圍。
陽虎用兵剛中帶柔,覓到機會便毫無猶豫地將兵卒派上去,而不顧他們的傷亡,在這搏命廝殺的戰場上卻格外有效。
韓虎過去雖然也帶兵剿過領地裡的戎狄部落,打過幾次小戰役,但參與這種萬人級別的大會戰還是第一次,他據守的陣線方才出了大紕漏,導致趙鞅遇險,自身也損失慘重,心中大慚。懷著這種心情,他如今也奮勇向前,可惜這會能近戰的兵卒幾乎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遠射的弓手間或朝敵陣裡放箭。
趙伊則是最敢衝殺的一部,他親自負甲仗盾,擊劍奮勇,進退迅捷,所經之處,中行步卒紛紛倒地,如同田間地頭被壓倒的麥苗。
三陣以輪換向前的車輪戰消耗中行勁卒的箭矢和體力,不多時,這些中行勁卒便士氣崩潰,降的降,死的死了。
至此,戰場中再無成建制的敵軍抵抗,他們都在瘋狂地潰逃,想逃進兩裡外的城池裡去。
這區區兩里路程,平日裡只用走兩刻,如今卻寸步難行,因為追兵死死咬著他們的尾巴。
……
虞喜策馬持刀,合南北兩翼騎兵為一隊,在後面緊追不捨。
數百輕騎氣勢如虹,他們殺氣騰騰,手中矛刀並舉,也不講究鴉星四散,而是人人爭進,一往無前。對面的範、中行敗兵像是受到巨浪撲擊的沙堡,瞬間被衝擊得七零八落,甚至被從中擊穿。
敵軍遭遇追擊後,從中分為了兩部,一部約有三千人,是範吉射的本部族兵,他們試圖透過尚未全部陷落的城外大營,逃入共城。
而另一部約為四千人,是中行寅僅剩的部隊,他們因為追擊騎兵的突然插入,反倒不好往那個方向去,遲疑了一會後,打著熊羆旗的核心轉而向東跑,其餘人自然而然地尾隨其後。
見敵人分為兩部逃跑,一陣追擊下來,人和馬都氣喘吁吁的虞喜有些犯難了,他只能扭臉望向南邊,等待趙無恤的命令。
過了不多時,卻見那邊紅日下旌旗揮動,是趙無恤傳達了指示。
“將軍有令!步卒進逼敵軍大營,騎兵則向東追擊!”
虞喜騎著青驄駒,身當前衝,朝眾人奮呼道:“主帥有言在先,克敵者,上大夫受千室,下大夫受百戶,士田百畝,庶人工商遂。仇賊當前,志士奮勇,今日便是吾等為主殺敵立功的時候!”
數百騎兵本來已經十分疲憊,此刻卻精神一震,同聲大呼:“為主殺敵,建功立業!”
於是虞喜讓傷者撤回,尚能騎馬者全部再度上馬,向東追擊中行氏,他會按照自己的打法尋隙進攻,務必要拖住彼輩的後腿。
……
輕騎們絕塵而去,武卒和魯國右軍則再接再厲,開始追上範吉射的敗兵。
不知何時,南風愈吹愈烈,口中喊著“風,大風”,趙兵衝破了範氏留下負隅頑抗的軍陣,緊隨其後殺進了敵人大營中。他們和郵無正的奇兵合流,截斷了範兵的去路,隨即分成數部,追殺潰散的範氏敗兵。
不過,範吉射卻逃過一劫,他僅剩千餘殘兵敗將,御龍將旗倉皇北逃,被從共城出來接應的王生救下,往城中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