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剛回來,明天開始更新恢復正常
“燒燬浮橋!”
這道命令讓齊軍傳令官愣了半響,只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國夏目光堅定,不容置疑,一點也不想開玩笑的樣子。
國夏抵達汶水時,浮橋已經建了一半,另一半還需要兩個時辰才能造好,齊人將近三萬五千大軍在岸邊巴巴地等著,可他們身後,趙氏主力不到一個時辰便將抵達了。
他陰著臉看了半刻後,最後咬著牙做出毀僑的決定。
“國子,這是何意!”不出國夏所料,這道命令在師帥中間掀起了軒然大波,沒過多久,負責踵軍的齊國公子陽生第一個來抗議,他將胄抱在胸前,滿頭大汗,怒氣衝衝。
國夏對陽生的舉動皺起了眉,解釋道:“趙軍就要到了,我軍來不及渡河,汶水南岸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陽生眼中閃過強烈的求生慾望,他殷切地說道:“趙軍也是長途行軍後才抵達的,必然極其疲憊,讓後軍擋住趙無恤,我去前面讓人加速搭建,大軍完全可以走脫……”
“誰來斷後?高子,還是公子?”國夏掃視了一眼來探他口氣的眾將,冷笑道:“先前一萬大軍斷後,已被趙氏偏師騷擾得不成建制,任何一支偏師與趙氏主力交戰,必然潰不成軍。到時候,我大軍暴露在趙氏兵鋒之下,便是半渡而擊的局面,必敗無疑,而且是場慘敗!”
“可,可也用不著燒了浮橋啊,這可是眾人唯一的生路!”
“本將就是要把眾人唯一的生路堵死!”國夏在心裡輕輕說道,但出口時卻換了說法。
“晉楚邲之戰的教訓汝等都忘記了?晉軍小小失利後,為了搶奪渡過大河的船隻,晉人在楚軍抵達前就相互殘殺,舟上的人將岸上的人推下水,為了爭奪一個上船的位置,袍澤鄉黨大打出手,以至於舟中被砍下的手指數都數不清!”
國夏很清楚,就算他和陽生等人能逃回齊國,可若大軍失陷在這裡,齊國就完了!出於為主帥的責任感,為了國高二氏的未來,也為了姜姓公室長存,他絕不會苟全偷生。
“既然如此,還不如燒燬浮橋,讓眾人覺得已陷入死地,而吾將示之以不活,這樣才能困獸猶鬥,擊退趙軍,從容渡河!”
國夏在軍中的權威是無人敢違抗的,眾師帥訥訥稱是,國夏讓公子陽生回到自己的職位上,又派傳車手持他的號令,在見浮橋起火後引發一陣小慌亂的齊軍中大聲疾呼:“趙軍奸細燒了浮橋,齊人若想歸鄉者,回頭列陣,擊敗趙軍後,軍將帶汝等回家!”一個人頭隨著喊話被高高懸起,這所謂的“趙軍奸細”,其實是個不停號令,想要擅自渡河的軍吏……
“歸鄉!回家!”死一人而三軍震,聲浪在略微停滯後響了起來,這些天的你追我趕中,齊兵們也或多或少意識到後方有危險,他們丟棄了大部分在魯國搶掠的戰利品,只剩下一條性命必須帶回故鄉。如今希望突然被人掐斷,有人恐懼,有人彷徨,可大多數人,卻被國夏激起了血性和怒氣。
既然被逼到這份上,那只有打了!趙軍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們齊國人可不是懦弱無能的衛國人能比的!
國夏看著在師帥們指揮下陸續轉身列陣的齊卒,滿意地點了點頭。二十年了,司馬穰苴之法雖然已經荒廢了許多,但那位兵家留給齊人的驕傲和勇氣卻仍然存在,這是齊侯求霸的勇氣來源,也是國夏敢於與趙無恤一戰的本錢!
此戰結果是好是壞,國夏已經孤注一擲了!他只希望自己的反撲能讓趙無恤知難而退,讓大軍拖到齊國那邊的援兵來接應……
……
“可曾探明,趙軍主力人數幾何?”一刻後,國夏指著僅存的傳車斥候如此問道。
“稟國子,約莫兩萬餘,離此八里。”
“兩萬?其中都有誰的旗號,你可看清楚了?”
“小人看得真切,有趙氏的炎日玄鳥旗,宋國的白底玄鳥旗,還有其餘師一級的旗號,什麼奔馬騎士、劍盾、鬥馬雞,不一而足。”
國夏站在戎車上微微皺眉,在齊軍回頭背水列陣後,趙軍也已經逼近了,不過人數與他預料的卻不太一致。
據更早的訊息,趙軍在圍困帝丘時大概就有兩萬,出發東進差不多也這個數。與此同時,曹國之變時又有情報稱,一支規模不小的宋軍正途徑陶丘北上,在曹國耽擱了一段時間。若這支宋軍與趙無恤軍合流,國夏將面對的至少是三萬人才對,加上那些騎兵、輕兵和曲阜魯卒,人數當不亞於齊軍。
等趙軍大部進入國夏視野後,他粗略地估量了下明面上的敵人兵力,的確只有兩萬左右,那憑空消失的一萬人,到哪裡去了呢?
“會不會是在沿途與大軍脫節了?”高無邳提出了這個可能,據他們所知,趙兵之所以會這麼快追上自己,一定是沒日沒夜地急行軍,沿途掉隊萬把人也是尋常事,他們在行進途中,不也時時刻刻有人走不動留在後面麼?
事到如今,國夏只能這麼想了,如此一來,至少在滯後的趙兵趕上來前,齊軍對趙軍是有人數優勢的。
雖然決定了要打,但怎麼打還是個問題。作為一個頭腦清晰的齊將,國夏心裡很清楚,論軍陣之堅,兵道之詭,他是遠遠比不上有長矛方陣和輕騎兵的趙無恤的,所以只能以齊人之長,攻敵人之短。
齊軍的長處是什麼?在國夏想來,一是戰車,二是弓箭,尤其是戰車,他手頭至少有八九百乘,都是上好的戎車!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破強敵,遮走北也,敗步騎,當用戰車!”
也有被趙氏騎兵禍害慘的公子陽生提出異議,趙軍中有大量輕騎,戰車恐怕不能敵騎兵。
國夏卻有點不信邪,這幾年間,趙氏騎兵雖然名聲響亮,幾乎戰而不勝,但就國夏所知,他們並沒有在大的會戰里正面擊敗戰車的經歷。宋之亂裡的孟諸之戰,鄭軍的魚麗之陣被趙氏打得滿地找牙,可那靠的主要是步卒方陣和弩箭。
所以國夏很希望自己的戰車在趙軍剛到立足未穩時一口氣衝鋒出去,挫挫趙無恤的銳氣,再將他們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