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章,求推薦票!
“萬歲!”
“萬歲!”
響亮的合聲震撼了鄆城的黃色夯土城牆,讓人聽之色變。
每一刻都有更多的人鄆城各處聞訊趕來,走過來跟著一起歡呼。此時此刻,他們都朝趙無恤所在的市掾小樓奔跑,推推搡搡,磕磕絆絆,想離他近一點,想聽到他的聲音,觸到他的腳尖。
趙無恤安排在樓下的黑衣侍衛,根本無法將瘋狂的人群擋在外面,人潮湧動帶著小樓似乎都開始顫動,連身邊的將吏幕僚也緊張了起來,只有計然笑吟吟地摸著鬍鬚,頷首不已。
“殺一人而舉國歡慶,今日之後,西魯國人必將相互勸誡,我已經能預見到了,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都異口同聲地說:有這樣愛護子民的主君,為他而死又何妨?將軍離開魯國時,軍中只怕又要多出至少萬餘人的生力軍了。”
趙無恤對計然的預見深以為然,他笑道:“在朝歌和邯鄲,我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他在心裡告誡自己,西魯數縣的三四十萬民眾,依然是他打贏這場大戰最堅定的支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股巨浪不會打翻他,而是會送他直掛雲帆濟滄海!
他的目光越過民眾,看向刑場上陽生尚在抽搐的半截屍體,嘆了口氣道:“只可惜了那一身新衣裳,都是上好的魯縞織造,讓人替他收屍,把衣裳剝下,將上半截送去齊國給齊侯留個念想,至於下半截……”
趙無恤停住了話,摸著短鬚想了想,這半截血裳,是該給鄭國送去呢?還是給魏氏送去呢?
……
與鄆城的雲開霧散不同,東阿的天空一片陰霾,距離汶水南岸的大敗已經過去了十多天,該知道的訊息,也差不多傳回來了。
不過最初齊侯得到的情報不是國夏率部投降,而是“國卿、高氏世子雙雙戰死”,一位僥倖從戰場上逃脫的軍吏還繪聲繪色地向齊侯杵臼講述了國夏的殉難經過,齊侯聞之落淚,便當場給國夏寫了一篇祭文。
“嗚呼,安內攘外,端賴重臣。昊天不弔,折我股肱”……這篇飽含了杵臼哀傷的祭文,在稍後便被他親自撕毀,燒成了灰燼!
齊侯被擺了一道大烏龍,因為訊息最終被確認,國夏,他根本沒有死,而是投降趙無恤了!還是帶著三萬大軍一齊投降的!
“國夏辜負了寡人,誤了齊國!”
杵臼心裡重重捱了一刀,頓時暴跳如雷,對國夏和高無邳的感官大降,大罵他們一將無能,三軍受累。他本來就垂垂老矣,這下更氣得臥床不能理事,軍政都交給了諸卿大夫,他自己則帶著鮑牧有力無氣地擺駕回臨淄去了。
陳乞被任命為南都之守,他組織了近萬人來守備東阿、平陰,晏圉則帶著五千人留守穆陵關,勉強能擋住柳下蹠偏師和徐承水軍如潮的攻勢。
不過陳乞的心思卻不在防禦魯軍上,從戰前到戰後,他一心一意,都想著如何將國、高二卿徹底埋葬,讓陳氏在齊國獨大!
齊軍大軍進攻魯國,與趙無恤發生碰撞,這種情勢是陳乞努力創造的結果。
國夏、高無邳請求東阿發兵接應也是被他按下的,陳乞就希望兩人能和趙無恤打個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