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越國,古木參天的會稽山深處。
在新建立的大禹之廟旁,用石頭堆砌起一個古樸的祭壇,一名身材中等的越人赤裸著上身,披散著頭髮,向巫祝奉獻上自己的祭品酒水、牛、馬、犬、豬等後,便後退數步,下拜頓首。
”會稽神主在上,子胥含冤而死,吳人悲傷,越人歡慶。然勾踐縱然與汝為敵,卻敬重子胥之忠,更為汝不值,若子胥心有不甘,勾踐願伐吳為汝復仇,可乎?“
言畢,勾踐身後密密麻麻的越人屏息等待,有風從林間吹過,撥弄著樹葉,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他們似以為這是伍子胥的亡魂在對他們訴說什麼,紛紛抬頭……
”看啊,酒爵動了!“就在眾人分身的時候,祭壇上的巫祝卻大聲喊了起來。
眾人立刻轉頭看來,倒是沒看到酒爵動,但裡面盛得滿滿當當的濁酒,卻是一滴不剩了……
“是伍員顯靈了!是他的亡魂顯靈了!”
巫祝誇張地大呼小叫起來,越人們頓時深信不疑,吳王夫差殘暴地殺害了他的忠臣,還棄屍江中,讓伍子胥的鬼魂無處容身。而越國人卻祭祀他,他便光臨了祭壇,享用了祭品,喝乾了酒爵裡的酒,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夫差的殘暴,連伍員的鬼魂都看不下去了,寡人討伐吳國之舉,伍子胥也支援!此戰,必勝!”勾踐拔出腰間的劍,大聲說道。
“必勝!為越國雪恥!”類似的聲音響徹會稽山內外。
復仇心切的人群裡,只有兩個明白人,范蠡和文種對視一眼,搖了搖頭。類似的花招,范蠡在周遊列國時不知道看到過幾次,不過既然能用來激起越人的信心,也算一件好事吧。
但從會稽山下來後,文種卻對披掛上甲冑的越王勾踐勸誡道:“臣還是覺得,攻吳的時機還未到。”
“時機未到?“勾踐面露微笑,嘴上卻絲毫不松:”寡人歸國以來,臥薪嚐膽,夙興夜寐,一心只希望邦國強盛。於是到了第二年,越國豐收,百姓不再受饑荒之苦,當年越國的昆父兄弟都來到會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在越國也已經剋制夠久了,請允許吾等為君報仇。‘當時種大夫就勸誡過寡人。”
文種當然記得,他當時對勾踐說道:越國剛剛結束戰禍,在吳國壓制下好容易得以喘息,稍稍殷實富裕,若越人整頓軍備,一定會讓吳國警惕,到時候越國必然招致討伐。他比喻說,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先將自己的翅膀隱藏起來,就是要讓吳王夫差以為越國沒有復仇之志,不值一提,於是妄自尊大,與楚國、晉國結仇,等到吳國疲憊時越國再出兵不遲!
“正因為種大夫之言,寡人便向百姓們推辭說,’昔日之敗,寡人之過,非百姓之過也。寡人連累越國至此,哪裡還知道什麼是恥辱?請二三子休憩繁蓄,勿要再提及復仇之事。“
”如今,寡人已歸國三年有餘了……倉庫殷實,也在會稽山裡重整了武備,然而吳國施加在吾等身上的苛政和暴行卻沒有絲毫減輕,不但隨意擄掠財物婦女,還徵召勞役去為夫差開鑿運河,修築宮殿。於是昆父兄弟又來請求說:越國上下,愛戴國君,就像愛戴自己的父母一般。兒子會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也想著為國君報仇,豈敢有不盡力者?請復戰!”
勾踐向范蠡文種攤手:“這般請求,寡人難道可以拒絕麼?如今夫差自大,殺子胥,刑被離,不顧國內稻穀不熟,蝦蟹死絕,帥大軍北上與趙國爭雄中原。寡人得知,夫差已至宋魯,與趙軍對峙,此乃天賜良機!寡人還不伐吳,更待何時?”
”若能再等幾個月,等吳國被趙國擊敗,到時候夫差喪師於外,越國再襲擾其後,如此才是最佳良機啊。“
”完全寄希望於趙國?趙侯倒是不急,但寡人卻一日都等不了了。“勾踐咬緊牙關,彷彿又聞到了口鼻中夫差糞便的惡臭。
”大夫或許感觸不深,但對於寡人而言,這三年,比三十年還難熬!恨不得有朝一日能食夫差之肉,毀大吳之國,如此方能消寡人心頭之恨!“
勾踐都說道這個份上了,文種不敢再言,范蠡則輕咳一聲說道:”夫差北上後,越國從後方襲擾吳國,也是與趙侯盟約中的一條,此事起兵雖然略嫌稍早,但這也是不錯的機會。”
若是等到趙侯盡滅夫差再攻吳,范蠡害怕到時候越國甚至拿不出足夠的籌碼來保證自己的復國。
“何況越國一旦出兵,楚國必然追隨其後,屆時趙國再拖住吳軍,則吳國可滅也。“
文種仍有疑慮:”趙侯會履行盟約,拖住吳軍麼?趙軍真能大勝吳國,不會放其南歸?少伯你見過趙侯,覺得此人如何?“
想到將西施雙手奉上那一幕,范蠡心中又是一痛,但他隨即驅走了自己的私情,對文種說道:”就我在趙國所見,趙國舉國上下都宣傳吳國之殘暴野蠻,趙侯也一副必破吳而後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