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桓儇意有所指,更知他這位侄女的赫人手段。桓世燁面上也隨之浮起擔憂來,捋著鬍鬚嘆了口氣,“可不是。皇叔聽聞此事的時候也非常憤怒。”
“那九皇叔可有辦法?總不能真的讓他們這樣一直鬧下去吧。”抿了口茶,桓儇笑眯眯地道。
“可皇叔聽說三司已經在調查此事了,不知可有眉目?”
“此人既然可以越過本宮和三省,可見其能力非同一般。”桓儇挑起唇梢,沉眸道:“長安那邊少不得要忙碌一陣子咯。”
聽出桓儇話裡的哂意。桓世燁一時間想不到該如何回桓儇的話。斟酌一會後捋了捋鬍鬚,面上浮起慈愛笑意來。
桓世燁溫聲道:“左右長安也有一幫人管著此事。阿鸞,你何不如在洛陽修養一會。”
聞言桓儇頷首,斟茶而飲。眸中笑意裡雜糅了些許冷意,倏忽一瞬功夫又隱了下去。
她少時為了韜光養晦,試了許多種掩人耳目的法子。其中最有用處的還是主動示弱,順上位者意而行。臂如成帝希望她是菟絲子,她便是菟絲子,希望她能有才,她便展露才華。
以此讓狩獵者對獵物掉以輕心,在其大意之時再一舉反擊,變為捕食者。想到這裡桓儇饒有深意地看了眼桓世燁。
“此事容後再議吧。”桓儇挽唇柔聲道了句。
“大殿下,諸位儒生的文章都已作完。請您過目。”
徐姑姑立於臺下躬身稟報。
“承上來吧。”
聞言徐姑姑隨即囑咐隨行的府兵,將儒生所作文章悉數搬來。洛陽儒生加起來數量不多,但是能入舉者也有幾十人。
掃了眼堆在案上的書卷。桓儇挽唇一笑,語調柔和,“諸位家主不妨同本宮一塊看吧。免得有人說本宮不公正。”
此言一出,諸位家主面面相覷。不過還是領了桓儇的命令,同她一塊看起這些儒生所作反駁她的文章來。
四下唯聞風拂鈴鐸時的聲響,尤為輕靈。臺上眾人認真翻著手中文章,臺下等候的儒生不免著急起來。趁著桓儇無暇顧及他們,互相認識的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私語聲隨風傳入耳中,桓儇抬首掃了眾人一眸。目露了然地點頭,又低下頭繼續去看手中文章。一邊看,一邊在文章上做出批註。
兩個時辰過去,桓儇擱筆捧茶而飲。囅然莞爾,“諸位看得怎麼樣了?其中可有好的文章讓本宮也瞧瞧。”
起身回話的是獨孤玖。他遞給桓儇的文章算不上特別出彩,但是還算上佳。不過並沒有入桓儇的眼,儘管如此仍舊派人賞了這位儒生。
“陰家主呢?令郎能入進士,向來陰家主也是文采不凡。”桓儇微微掀眸,神態柔和,“可有選出好文章來。”
“這兩位儒生文章尚好。還請大殿下過目。”
聞問桓儇頷首,“曇華。”
被點到名的韋曇華會意。起身緩步走到了陰弘智面前,微微福身。從他手中接過了兩篇文章。
看著眼前皆有批註的兩份文章,桓儇面上浮起些許笑意來。陰弘智所選的人,甚合她意。只是陰弘智似乎還沒明白她更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