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絕袖藏刀
“轟!轟!轟!轟!”
在王府花園內,趙王爺令人上酒,馬上有四名彪形大力士抬著一個巨大方鼎而來,卻仍然舉步維艱,每踏一步,地面都要震一下。從四人深達數寸的腳印可以看出,這大鼎究竟有多沉。
四人小心翼翼將大鼎放下,馬上飄來一陣陣甘醇酒香,原來大鼎裝滿了美酒,乃是六曲飄香。
大家並沒有留意酒香,因為所有目光都被這大鼎吸引住了。
鼎高七尺,青銅鑄造,鼎腹長方形,鼎身四面以雲雷紋襯底,飾以饕餮紋,上豎兩隻直耳,下有四根鼎足,重愈千斤,立於地上,雄偉渾厚,有不可動搖之勢。
楚楓心下奇怪:這趙王爺上酒,也不用花如此力氣搬來這麼巨大一隻方鼎吧?
蘭亭小聲驚呼:“是司母戊……大方鼎!”
眾人亦認出這鼎了,一下子沸騰起來,驚歎之聲不絕於耳。
楚楓吃驚道:“真是司母戊鼎?”
蘭亭點頭道:“從形制和紋飾看,必是此鼎。亦只有此鼎有如此雄偉渾厚之勢。相傳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鑄有‘司母戊’三字。據聞此鼎已經失落多時,想不到落在趙王府中。”
這時,趙王爺手屈指輕輕一彈鼎身,震起一陣渾厚沉緩的響聲,古老深邃,帶出歲月滄桑的氣息。
眾人即時靜了下來。
趙王爺道:“上天賜福,小王在求雨之前,偶獲此鼎。小王知此乃祭祀神器,所以在求雨當日,小王親攜此鼎至綿山之巔,焚香跪拜,祈求上天賜雨晉陽。沒想到風雲驟至,甘雨隨降,真是上天感應。”
眾人一聽,登時紛紛議論起來:
“原來當日有如此重器祭祀,難怪求雨得成。”
“既然這樣,不如明年求雨改在綿山舉行。”
“綿山高峻,正與神人相近,再以重器祭祀,上天一定有求必應。”
“對!有求必應!”
也不知是不是收了趙王府銀子,這些人一個勁附和著。
盤飛鳳冷哼一聲:“真是厚顏無恥,竟然把求雨之功攬到自己身上!”
楚楓連忙拉了拉她衣袖,偷眼望向晉小姐,晉小姐神色不動,只淡然看著。
趙王爺聽著眾人議論,依舊一臉微笑,過了一會,乃把手輕輕一揮,眾人便靜下來。
他道:“求雨得成,全賴上天恩賜,小王何有尺寸之功。好了,現在就請各位把酒賞花。”
馬上有數十丫鬟魚貫走來,託著托盤,上面放著酒杯,來到大鼎邊,自有另一丫鬟將鼎內之酒舀至杯中,再端至各席。
如此往來,每一席都端上酒了,鼎中尚存半鼎酒,這鼎確實大。
趙王爺又道:“飲酒必得歌舞助興。小王特從秦淮影月仙舫請來兩位仙衣前來歌舞,以為花會助興!請!”
話音一落,一聲琴音清妙響起,丁玲、丁瓏姍姍而來。兩人內著纖羅綵衣,外披一件薄如蟬翼的雲水裙,盈盈細步,兩名樂伎在左右調絃相伴,前面又有兩名美人散花引路,仿似仙姬登臨。
丁玲、丁瓏向眾人盈盈一拜,鶯聲道:“各位官人,有禮。王爺不遠千里邀請我們獻舞,我們不敢怠慢,倉促之間,胡亂編了一支百花梭影舞,希望可以稍為各位增添雅興。”
說完向兩名樂伎點了點頭。兩名樂伎纖指微按,輕撥琴絃,韻律頓生。
丁玲、丁瓏長袖一舒,纖巧曼妙的身姿便在百花叢中穿梭曼舞起來。那輕盈舞步,如風拂楊柳,又如燕飛翩躚,時而繞樹而旋,時而倚花而賞,或迎風而擺,或逐水而流,回頭一瞥,卻是萬種風情。真個“狀似明月泛雲河,體如輕風動流波”。
眾人一下被吸引住了,端著酒杯的不曉得放下,咬著肉丸的不曉得吞,提著筷子的不曉得夾菜,眼中除了丁玲、丁瓏曼妙身影,再無他物。
只見丁玲、丁瓏曼轉輕舞,轉到一荷花池邊。水面上零零落落鋪著數片蓮葉,田田碧翠。兩人腳尖一點,竟飄落一片蓮葉上,蓮葉微微一顛,泛起微微水波,悠悠盪漾。
兩人身形再一飄,又飄落在另一片蓮葉上,然後再飄,竟點著蓮葉一直飄到了荷塘中心,立在一片蓮葉上。
丁玲提起了左腳,丁瓏提起了右腳,均單腳直立,再提起腳跟,僅以腳尖點住荷面,然後一轉,互相繞著對方交旋起來。
修長的衣袖被身形帶起,繞著兩人轉出一圈圈,而腳下那片荷葉竟亦跟著旋轉起來,帶起一圈一圈漣漪,向外漫去。
眾人已是神迷意奪,神魂顛倒。
楚楓十分驚訝,丁玲、丁瓏怎會有這般高超輕功?再一細看,恍然大悟。原來那一片片鋪在水面的荷葉是暗的有木樁在水下支撐。
儘管如此,沒有超絕舞姿,也別想在這上面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