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陳豪再年幼,也能明白用一張花水墨畫的宣紙去劈柴是一種怎麼樣的神操作。這得有多好的裝備。。。。。。不對!是有多高深的武學修為才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但是讓陳豪驚訝的事情卻還沒有結束,老堂主在用宣紙劈了幾塊木柴之後,宣紙就已經破損了。倒不是因為老堂主用力不當或者用力過猛折壞了宣紙,而是在劈木柴時,因為速度太快,使得宣紙和木柴摩擦時產生了太高的熱量,從而使得宣紙燒了起來。
這樣一來,這張宣紙自然是不能再使用了。
不過僅僅是這樣也已經夠讓陳豪吃驚不已了,就在陳豪以為對方將要停下來或者換一張宣紙的時候,老和尚又拿出了一個讓陳豪想不到的東西。
只見老和尚走到了院子裡的一棵柳樹邊上,然後從樹上抽下了一片柳樹的葉子。見過柳樹的人都知道,柳樹的葉子是細長而柔軟的。而且橫截面也沒有宣紙大,按理來說想要劈柴的話是會更加困難的。
陳豪看到他的舉動就已經在猜測他該不會是想要用柳條劈柴吧?陳豪望向了父親,似乎想看看父親對此的想法。但是父親也就是陳定安似乎顯得很平靜,可能是在以前就見識過這樣的場景,所以他仍然顯得十分很平靜。
並且在陳豪望向自己的時候,陳定安連頭都沒轉,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專心看,別說話!”
年幼的陳豪還不能完全體會父親話裡的意思,讓自己看?看什麼?看他怎麼劈柴嗎?雖然這是十分厲害的武學造詣,但是憑自己現在的水平,又能看出來什麼?學到什麼?這不就等同於讓一個小學生去看大學生做題一個道理嗎?完全是小和尚看天書,雲裡霧裡啊!
不過既然父親這麼說了,陳豪自然也不會反駁,而是安靜地繼續看著。小時候的陳豪,可不像現在,那時候的陳豪對於父親的話可都是言聽計從,根本不會對著幹的。
雖然不明白父親到底要讓自己看什麼,但是陳豪還是安靜了下來,並且再次將目光轉到了老堂主的身上。而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老堂主已經再次用柳條劈了好幾塊木柴了。
這次陳豪看的更加仔細了些,他原本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老堂主所劈的木柴上,關注的是木柴和老堂主手裡的工具接觸時的情況。
可是透過剛才的觀察,陳豪並不能發現什麼東西。所以這一次陳豪改變了觀察的目標,他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老堂主的手腕上。
陳豪在想,對方之所以能夠用看似不可能的工具去劈堅硬的木柴,會不會和他手腕發力的方式有關。至於說會不會是老堂主在木柴上做了手腳?這種可能性陳豪是想也沒有想過。
他覺得父親才不會那麼無聊,帶自己來看一個表演魔術的老和尚呢!既然是嵩山少林寺武堂的堂主,那對方一定是非常厲害的武學宗師。
父親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夠從他身上學到點東西,才會帶自己來找他的。
其實陳豪雖然大致的想法是沒錯,但是他有些把自己想的太高了。畢竟他才是一個接觸武術沒幾年的孩子,就算陳豪的天賦再好再高,在面對一個武學造詣遠超自己,甚至遠超父親的武學大師時,自己也並不太可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東西。
這就和之前提到過的小學生學習大學課程是一個道理。但是即便是看不懂,可是武術可和學術不完全一樣。即使不明白對方是如何做到的,陳豪卻可以從對方的發力方式,及出手的力道方向等方面學到一些東西,這就是陳定安帶陳豪來這裡的目的。
當陳豪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老堂主的手上時,陳豪總算是發現了一些問題。他發現了老堂主在用手上的工具劈到木柴的一瞬間,手腕有一個很輕微的抖動。如果不是自己仔細盯著看的話,幾乎根本不能發現。
但是當陳豪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不能完全確定是不是因為這奇怪的抖動才使得他能用柔軟至極的物體劈柴的。
所以他這回提高了注意力,等待老堂主下一次的劈柴動作。
果不其然,這一次老堂主劈柴時依然有那輕微的抖動。陳豪這下算是完全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原來他依靠的就是這一細小的舉動,才做到了外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嗎?
難道說他的這一舉動就和詠春的寸勁是一個道理嗎?瞭解過詠春的陳豪知道,詠春拳的寸勁是在拳頭接觸到打擊物的一瞬間,將自身的肌肉凝實,將體內的力量迸發而出,從而造成巨大的傷害。
也許老堂主運用的也是類似的技巧嗎?
陳豪以為自己發現了其中的訣竅,所以再次將目光轉向了父親。陳定安雖然看似沒有看著陳豪,但是陳豪的一舉一動都被他注意著的。
包括陳豪將注意力集中在老堂主的手腕上也被他發現了,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兒子此刻在想些什麼。他現在看著自己,也是想要從自己這裡得到應證。
不過讓陳豪失望的是,這次父親依然是搖搖頭:“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單純只是透過手腕的發力,那充其量是讓劈柴的工具在撞擊到木柴的時候被破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