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安所想到的問題,陳豪現在也在思考著。
按理來說,攜帶武裝非法入境,不管原因如何,軍方必然會直接施行抓捕工作。因為這樣的做法已經算是嚴重觸犯了國家的法律了。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全部都是敵人。
自己可以很肯定在自己來之前,並沒有接到任何相關的抓捕行動的任務。而且軍方似乎也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夥人的存在。
這些人到底是如何瞞過了軍方的巡邏網,從外面溜進來的?空降?水路?還是翻山?
如果是空運的話。。。。。。應該不太可能。雖然目前軍方的偵測雷達還做不到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全覆蓋的檢測空中的情況。但是依照克斯塔爾的地形來說,讓運輸機空降在山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運輸機的體積太過巨大,它的停靠必須要有足夠長的跑道還有停靠平地才行。所以根本無法讓運輸機直接停在山裡,把這些人給放出來。
根據陳豪所瞭解的,別說是二十年前了。就是自己所處的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研究出那種大型的能夠做到懸停在半空,讓人順著繩索降落的運輸機。
而!不對!也不能說沒有。在自己的印象中,記得世界上曾經有一個國家制造過一種大型的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運輸機,而且時間早的有些誇張。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D國就曾經制造出了一種世界上唯一一架y擁有十臺發動機,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運輸機。
這臺飛機的名字叫做道尼爾DO31。
說到這架飛機就不得不說說當時的歷史背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場舉世參與的大戰結束後沒多久。各國經過戰爭的洗禮,都在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並且大家都深刻地明白,在未來戰爭中,制空權是有多麼的重要。
而如果想讓地方的制空權失去效果,那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摧毀掉別人的機場或者母艦。而在機場和母艦被轟炸洗禮之後,即使沒有徹底損毀,那麼可供飛機起落的跑道也會受損嚴重。使得即使飛機沒受損也無法起飛作戰。
這時候,如果能夠讓飛機不借助跑道就能直接升空投入戰鬥勢必會讓己方勢力取得極大的優勢。所以那時候研製能夠垂直起降的飛機就成為了各國攻堅的目標。
道尼爾DO31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開發研製出來的。它除了兩臺用以飛機正常飛行的發動機之外,還額外在兩側機翼翼尖的位置裝配了另外八臺大型發動機——羅羅RB162。
這八臺大型發動機可不是用來提供飛機飛行動力或者是在主發動機無法工作時替代工作的產品。
它們被安裝在飛機上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道尼爾DO31能夠達成垂直起降的目的。
道尼爾DO31最大起飛重量大約在25噸左右,所以才需要那麼多臺發動機將它垂直託舉起來。
這個垂直起降功能在當時可以說是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先進劃時代的技術了。
但是很遺憾,道尼爾DO31這種運輸機最終並沒有大規模量產,並且很快就被D國徹底放棄了。
原因則是這種垂直起降的運輸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這個弊端倒不是飛機飛行高度不夠或者速度不快又或者續航能力不強。
而是它每一次起飛和降落都會對地面造成極大的破壞。換句話說,道尼爾DO31沒一次起飛都要對地面造成兩次破壞。那麼這就需要對地面進行兩次修護了。
當然,如果在特製的改裝地面上進行起飛和降落也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就和這種運輸機研發之初的靈活部署主目標大相徑庭了。
所以最終,道尼爾DO31就成為了一段了不起的歷史。
陳豪並不覺得那些黑衣武裝者會呼叫的了道尼爾DO31這種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垂直起降運輸機。
既然不可能是從空中進入克斯塔爾的森林,那麼從陸地呢?這個顯然也不太可能。畢竟陸地上的防衛,軍方做的實在是很到位。所有的大小路口都有人把守,各地之間還有人來回巡邏。這麼多武裝者想要在那樣的防衛下進入克斯塔爾根本不可能。
那麼剩下來的水路就更不用說了,克斯塔爾可是高山加大森林,哪來的水路可供進入啊!
最後則是山路了,雖然克斯塔爾的大森林是我國地界內,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是和國外接壤的。如果這夥人是從山脈的那一側翻越進來的,就變得極有可能了。。。。。。
不過陳豪總覺得哪裡有不對的地方,陳豪總感覺這些人應該也不是從另一側的山脈翻越進來的。只不過到底哪裡不對呢?陳豪盯著那些屍體開始仔細觀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