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二章 陳豪的武器

第七百一十二章 陳豪的武器

陳豪這時候提出來這個事情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自然也和薇薇安有關。在剛才的話語裡,薇薇安還囑咐了陳豪一件事情,那就是薇薇安請陳豪幫一個忙。

內容則是和趙佳佳所要帶陳豪去的地方有關,薇薇安告訴陳豪,在那個地方,有一樣東西興許陳豪會很感興趣。那個東西是一把武器,而且是那個了不起的遊戲製作者曾經留下來的東西。薇薇安覺得陳豪應該會對那個東西比較感興趣。

陳豪聽薇薇安話裡的意思,她似乎是知道自己是不太習慣使用武器的。

其實陳豪並不是不習慣使用武器,相反,其實陳豪對於很多武器用起來都挺得心應手的。而陳豪用的最拿手的武器有幾樣。

首當其中的就是棍!而且是像詠春武術裡的六點半棍那樣的長棍。這個可能是從小受到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猴哥的影響,陳豪從小就對棍子的使用很感興趣,也是下功夫最多的。

有句話叫做拳怕少壯、棍怕老郎。說的是打拳的人,怕的是年輕力壯。因為如果讓年輕人和老人比胳膊肘子,肯定是年輕人要佔優勢。

而棍怕老郎則是因為擅長用棍的老武術家,他們使出來的棍法變幻莫測,刁鑽難辨。而陳豪的棍法是跟隨自己的爺爺學習的,深得爺爺的真傳。使用起來絲毫不下於一般的老郎!

除了棍法,陳豪還擅長使用刀!而且不是一般的砍刀或者鬼頭大刀,陳豪擅長使用的是長柄的miao刀!

&niao刀並非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樣是苗族人創造的武器,而是因為miao刀的形狀猶如禾苗一般的刀,所以在稱為miao刀。

&niao刀最早是出現在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的部隊裡。miao刀一般分為兩種尺寸,一種五尺,一種三尺七寸。

三尺七寸的刀為腰刀,可是直接掛在腰間。使用時是單手持握,靈活多變。

五尺刀為長柄砍刀,需要用雙手持握。在衝鋒陷陣時威力極大。雖然和大關刀和斬ma刀比起來威力沒有那麼強勁,但是它卻比那兩者多了些靈活和變化。尤其是明朝抗倭時,海戰交舷戰較多,無法騎乘馬匹。這樣的長柄miao刀要比關刀和斬ma刀更加實用一些。

而如果瞭解一些的人都會發現,其實從造型上來看,單手的短兵miao刀似乎和倭國的太刀很是相似。其實這也和當年的戚繼光抗倭事件有關了。

其實在抗倭之前,倭國就已經防止華夏國的唐刀製作出了類似於唐刀的武器,俗稱為太刀。一般也為兩種尺寸,一種是小太刀,最多隻有兩尺長短,一般被稱為脅差。

還有一種則是三尺向上的長太刀,也為大太刀。是當時倭國的一種主戰武器。

曾有人調侃說之所以倭國會有小太刀是因為他們的人身高普遍太矮的緣故。這個玩笑話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其實用小太刀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倭國比較流行使用二刀流。

因為小太刀較為短小,所以使用起來極為靈活,攻擊角度刁鑽,算是一種很實用的武器。只不過想使用好二刀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些扯遠了,不管是小太刀還是大太刀普遍被人認為是從唐刀演變過去的。而miao刀其實也是一種唐刀的改良形態。兩者之所以在外形上比較相似,也是因為它們都異派同源的緣故。

在發生了戚繼光抗倭的事件後,倭國軍隊在威名震震的戚家軍手上吃了很大的虧。但是他們並不認為是自身實力不如戚家軍,而是把緣由歸結到了戚家軍使用的武器上。

所以倭國在回去後,又在原有太刀的基礎上仿製miao刀加以改進,使得太刀從外形上看起來更加的接近miao刀了。

&niao刀大一些。而之所以會這樣也和倭國當時人的整體身高較矮、力量較小有關。把刀身的彎曲度增大,可以使得士兵在使用時更加的省力、速度更快一些。

&niao刀也好、唐刀也罷、甚至是太刀,陳豪都是用的得心應手。

&niao刀和唐刀、畢竟作為一個傳統的華夏武術世家,如果陳豪在那時候學習倭國的太刀,肯定要被其他武術世家的人說閒話的。陳豪的爺爺倒是不在意這件事情,他一直覺得博眾家之長取長補短才能進步!

所以小時候陳豪倒是沒有學過太刀的用法,一直到後來長大。受到倭國遊戲和動漫的影響,陳豪自然也對這個武器產生了興趣。自己拜託人打造了幾把不同形狀的太刀,然後自己一個人偷偷練習了一段時間。

因為有很好的底子,再加上造型類似,所以很快陳豪也把太刀的用法掌握了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