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鍾老師回去了?”
想起來這事,辜四維又想起了,今年唯一招到的年青老師,老師姓鍾,三十歲不到二十出頭,是個體育老師。
“嗯,年青人呆不住,放假的第三天就回去了,這趟回去聽說家裡給說了個媳婦,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小夥子就是出身有點不好,別的都挺好的”唐老師看樣子對鍾老師的印象不錯。
辜四維跟著笑道:“出身好的現在也不會選咱們莊子上的學校”。
唐老師聽了後說道:“我看啊,用不了幾年,外面的老師都會搶著到咱們莊子上來了”。
唐老師耳邊不知道聽了多少次高談闊論,什麼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聽的耳朵都快起老繭子了,但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實際情況是每次口頭上的事情教育都在最前,輪到花錢的活兒,教育就趕不上了。
但到了這邊之後,唐老師被六隊這邊的教育投入給驚住了,也被辜四維這個年輕人的膽魄給震住了。
鄉親們都住著土坯房的時候,就直接用木材給學校蓋起了結實的木頭教室,冬天的時候教室裡還燒起了火爐子,不論是教室還是老師的辦公室,都是暖暖和和的。
以前他教的學生一到了冬天幾乎就沒有人手上沒有凍瘡的,但這裡的孩子沒有幾個有凍瘡的。
現在莊子裡有錢了,第一個要建的依舊是學校,學校之外是老師們家的房子,鄉親們全都排在老師的後面。
就更別說待遇了,現在唐老師可以自豪的說,就算是市裡的老師吃不飽,咱們六隊的老師每頓也能吃上有魚有肉的大米飯。
這種勁頭兒辦教育,唐老師覺得就不可能辦不好。因為無論是胡校長,還是眼前的這位辜隊長,都是那種真心把教育放在首位的人。
“搶著來,那時候咱們就得挑好的了”辜四維哈哈笑了兩聲。
辜四維算是見過世面的人,舉個例子來說吧,他自己是普通家庭出身,好友陳尚禮那是南洲華人大家庭出身,如果沒有空間幫襯的話,辜四維知道自己就算是五十個綁在一起,也沒有陳尚禮優秀。
沒有辦法,人家從小的教育就比辜四維接受的教育要強太多了,從小陳尚禮使能熟練的運用中文,英文,馬來語等幾種語言,會普通話,粵語等幾種方言,會洪拳通臂拳等兩三種拳法。
這麼說吧,文治武功人家都能來點。至於什麼音樂的就別提了,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學過七年的古琴和小提琴,對於什麼文房四寶,對於什麼古董器物也是略通一二。
陳尚禮熟讀《大學》《韓非子》等等先秦百家,也能對於歐洲的歷史,文藝等等做出如他自己謙遜所說的淺見。
辜四維懂什麼?
哦,懂一門謀生的手藝,給機器程式設計序。
陳尚禮打小接受的東西,在辜四維看來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鴨式的傳授,而是學而知之,學以致用,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現在辜四維的藍圖還沒有展開,要是展開了之後,這麼說吧,只要學校不倒,辜四維相信六隊這邊的孩子們總會有冒尖的出來。
不相信?不相信的話,你看看錢氏,就是錢學森錢老的錢家,看他們歷史上出過多少人傑,為什麼這麼多代總有人才冒出來,不是教育是啥,運氣麼。
對於教育,辜四維可以說是相當有遠見的,只不過他的遠見只能是為了周圍的人,他可沒有什麼大抱負,更沒有心情去管自己這個小圈子之外的人。
“那肯定是要選的!”
唐老師聽了鄭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又提出了疑問:“不過,咱們這邊的孩子課業是不是太重了?”
辜四維道:“這就重了?”
唐老師道:“不光是重,而且有點深!”
辜四維道:“教育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什麼開心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但是不這樣不行,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小時候十來年的時間開心了,從二十來歲往後的幾十年可就有的是時間哭了。
現在學校教的東西不是深了,而是淺了。
在我的設想中,學校主要的任務就是給莊子上的孩子分流,學的出來的孩子那就往上走,為家為國,克己復禮光耀門眉,學不出來的孩子,莊子裡的產業也能讓他們一輩子衣食無憂,這部分的孩子只要能懂得人情世故,心善踏實也很好。
所以啊,這事您就不用擔心了,學的出來是一條路,學不出來那就走另外一條路就是了”。
唐老師聽到辜四維這麼說不由愣住了,不過轉念一想,他便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