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裡僻靜幽深的通天嶺,如今卻到處都可以看到寺廟、道觀林立。
桃花滿山,香客如雲。
附近郡縣的遊客和途經陽京的人,最喜歡的便是來這昔日的長生仙門舊地,瞻仰三十六重天上的仙神曾經的足跡。
人多了,便沒有了什麼靜修之地。
早已化為了俗世場所。
昔日遍佈各州郡縣的長生觀,大部分都取締化為了普通的太玄祖師廟,或者化為了城隍廟。
三十六重天要將佛道儒三教和天下修士全都收入囊中,昔日的長生仙門弟子,要麼上了仙庭、地府為神,要麼就在國師府當道官。
可以說,如今的天下神祇和所有修士都是三十六重天旗下的,自然就用不著弟子了。
長生觀作為往昔用來控制修行門派的老舊體系,自然也被廢置了,連同長生仙門這個詞一樣不再被提及。
不過在這裡,卻依舊留著一座長生觀。
和昌京鎮壓鎖龍井作為皇家供奉的長生觀不一樣,此地的長生觀更像是一個昔日長生觀的影子。
道觀佔據了一整座山峰,正好臨在官道之側。
抬頭望去,殿宇樓閣分為三重,從山腳下一直修到山巔。
觀中道人數百,這座山的山神也是一尊強橫至極的鬼神,周圍可以看到大批的陰兵鬼將巡邏。
觀主名為鶴松道人,聽聞昔日也是太玄上人座下弟子,還是現任國師和上代國師的師兄。
這身份,足夠嚇人了。
陽京之中千里迢迢每日跑到觀中上香供奉,便是想要巴結這位道人,但是哪怕擁有再大的權勢和再多的金銀,在這位觀主面前都顯得格外可笑,能夠得見的萬中無一。
這一日晚課,道人們齊聚一堂誦經,過後卻有人慫恿著觀主鶴松道人說說曾經長生仙門的事情。
“觀主!”
“說說當年的故事吧!”
“我們都想知道當年神仙們的故事。”
張鶴松是個沒什麼架子的人,臉上一副不提當年之事的模樣,其實心中也是按捺不住想要說一說。
畢竟在他的記憶裡,那也是他這一輩子美好的日子了。
“之前說到哪了?”
臺下一個小道士提醒道:“王國師和陸神君上山,陸神君求長生,而王國師求逍遙。”
張鶴松蓄鬍,摸著鬍子大笑:“沒錯沒錯,是這裡。”
他醞釀了一下,接著說道。
“七郎師弟,我最初瞭解他的時候只知道他寫得一手好字,會說許多稀奇而傳神的故事,古往今來王侯將相他能說得我們心神激盪。”
“當時還不覺得什麼,後來想起來就覺得那個時候的他就懷中裝著天下,就好像螻蟻的目光總是望著自己的巢穴,而神龍洞穿天穹直入九霄之上。”
“後來,他一朝踏入修行之門,便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