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錄製下來,最後葉青還是覺得,第一次唱的時候雖然某些地方有一丟丟缺憾,但是情緒是最飽滿貫通的。
後續的情緒都有點遞減,更多關心在自己的完成度上。所以就像聽這首歌歌聽第一遍的時候最有感覺,葉青也就選擇了最初的版本。
prada也非常非常滿意。
&nv也是現場的影片剪輯,所以粗剪版,就已經很有味道了。
裡面傳達出來的感覺,甚至讓有高層在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就表示,這次的推廣應該提升更多的經費。
“這絕對的,是值得去聽一聽的歌。我建議,這次拿出額外百分之三十的宣傳預算,用於這次推廣。”
“我贊成這件事。”
“非常高興葉先生能在短時間內輸出這麼好的歌曲,尤其是整體呈現的合唱方式很好。我想,葉先生能否進一步拍攝更多的版本?”
只是葉青吧,並沒有後續更多參與到《one day》的意思。
正常上線,就行了。
他也會關注反饋,但就是不會各種大肆搖旗吶喊。
因為“我只是作為普通的合唱者參與到其中,我也希望,大家聽這首歌的時候,不要對這首歌有更多的定論。”
畢竟呼喚和平肯定是對的,但是如果加了更多的外部因素的話,肯定差了意思。
當然這其中還有更多的考慮吧,比如說現在的國際環境...
總之,葉青已經決定了。
何況他還要準備《烈日灼心》這部戲。
而說到這個戲,他除了自己努力地去理解劇本,也請教表演老師,不能被落下了——是的,這部戲除了鄧朝在這幾年有所變化,某人進去了,最後還是基本都保留了原班人馬。
於是葉青還是很有壓力的。
因為人家多久之前就已經看過本子,看過原著,前陣子都已經準備拍了。
結果沒拍成,又多了幾個月的準備時間,到了這會都是鉚足了勁想要表演。
欺負人麼這不是?
加上導演又給他佈置了很嚴格的任務:最重要的一個,就要拋開所有“葉青”的身份。
“我不希望觀眾看到你的時候,你身上還有任何一點明星的東西。你的習慣,你的地位,你的一切東西,我都希望你能按照角色來。也就是說,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我不要你借用任何你自己習慣性的東西。”
這就非常要命了。
因為不可否認的是,演員演戲肯定是要靠經驗的,而且葉青偏方法派。
但是曹寶平的意思,要全部推翻。
這放在平時倒也不是特別難以完成。
主要就是費時間。
可惜,葉青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因為準備時間滿打滿算也就差不多一個月。所以忙完《one day》的事情後,他就專心於這部戲了。
一遍遍地分析理解,又推翻重建。
要重建一個人本身就是很艱難的事情,他之前表演《藥神》裡的曹斌完成度並沒有那麼高,依舊是被認可,足以見得這次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