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章 暗流湧動

關外的大戰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無論是盛京還是北京,都在關注著這場大明近百年來的少有的一次大戰,可以說此次大戰將決定了明清兩國未來的國運。

一旦大明獲勝,滿清在二十年以內將再無餘力窺視關內,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父子數十年來的努力將化為烏有,而滿清一旦獲勝,則裹挾著勝利之威並得到了岳陽幾乎所有火器的皇太極實力將會膨脹到一個幾乎駭人的程度,屆時大明境內將無人是他的敵手,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了,有的人自然是希望還有第三種結局,那就是岳陽和皇太極打得稀里嘩啦最後兩敗俱傷同歸於盡是最好的,有這個想法的自然是坐在紫禁城裡的崇禎了。

今天,坐在暖香閣的重振年有些心不在焉,他合起了一本奏章後突然問身後的王承恩。

“大伴,你說如今岳陽和皇太極打得怎麼樣了?他們有沒有決出一個勝負來?”

“皇上,奴婢也不知曉。”

站在崇禎旁邊的王承恩也是一臉的無奈,大明錦衣衛雖然在大明朝無處不在,但也僅限於大明朝而已,對於關外他們卻是鞭長莫及。

三月的北京依然沒有變暖,吹過的春風裡依舊絲絲刺骨的寒意。崇禎是一個勤奮的人,象他這樣的人整個大明朝的歷史上只有他老祖宗開國皇帝朱元璋可以比擬,但不同的是無論是在治國、治軍還是玩政治手腕上我們這位崇禎皇帝比起朱元璋差得幾乎可以拉出十八條街。

對於目前大明朝內憂外患的情況崇禎可謂是操碎了心。他日日夜夜戰戰兢兢的批閱這奏摺,他對於整個大明的瞭解也僅限於從奏摺上看到的,從未在民間生活過的他並不知道此時的大明百姓生活在怎麼樣一種水深火熱裡。對於大明財政如此匱乏的現狀他也無能為力,他渴望振興大明,但卻又缺乏足夠的魄力,他討厭文官,卻又不敢和文管集團決裂,這就是崇禎,矛盾的崇禎!

崇禎將手中的一份奏摺扔到了一旁,輕嘆了口氣。這是一份登州送來的請求朝廷調撥銀兩救濟災民的報告。這幾乎是例行的公事了。如今這年頭幾乎每個州府每年都會發來這麼幾封奏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下面那些官員他們才不管朝廷有沒有銀子,也不理會自己治下是不是真的需要救濟。總之每年按時發這麼一封哭窮的奏摺是沒錯的。

而實崇禎的表現也很無奈。只能寫上“知道了”三個字後便留中不發。這種結果並不出乎人們的意外。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帝國在延續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的繼任者自然沒有了當初開國時的銳氣,因為自打他們懂事起擔任他們老師的文官們便在他們耳邊不斷的洗腦,告訴他們這不能做那不能做。尤其是那些用孔孟之道武裝起來的文官們對此更是樂此不疲,以至於任何一位皇帝即位後都會變成一個道學先生。

文官們就是抓住了這點才將老朱家的子孫們欺負得死死的。民間把這種現象叫做人善被人欺,否則此時如果換做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是朱元璋或是朱棣兩父子你試試,敢欺騙我或是貪我的銀子,看老子不殺你個頭滾滾,不死上幾十萬人不算完。

崇禎將疲憊的身子往椅子上一靠,閉著眼睛慢慢的說道:“大伴,今兒個又有人上摺子彈劾忠勇侯了,說他未經奉旨擅自出兵關外,此為藩鎮之象,應該下旨立命其收兵,並進京領罪。朕看了這些摺子連笑的力氣都沒有了,朕不明白,大明的滿朝文武這是怎麼了?難道他們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

看到崇禎疲憊的面容,從小就看著他長大的王承恩那是說不出的心疼,他哽咽著安慰道:“皇上,那些言官不是把書讀到狗肚子裡,而是他們都忘了聖人的教誨了,他們的心裡就記得升官發財這兩件事了,您也不必自責,您做得已經夠好了。”

“做得夠好?”崇禎搖了搖頭,很是低沉的搖了搖頭:“不……朕做得還不夠好,想當年太祖皇帝能以布衣起家,打下了偌大的江山,可朕空自坐擁整個天下面對困局卻依然手足無措,朕這叫做得好嗎?”

“這……”

王承恩嘴巴大張,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心中苦笑道:“我的皇上耶,太祖皇帝這樣的人五百年也未必出一個,您何必要跟他比。”

暖香閣內沉默了良久,崇禎這才擺了擺手自嘲道:“算了,朕這也是著相了,太祖皇帝何等人物,朕怎能妄圖與他相比,只是整天看著這些猶如報喪般的奏摺,朕實在是忍不住發火而已。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岳陽如今領兵出關與那皇太極作戰,也不知戰況如何,大伴你想個辦法打聽打聽,朕心裡實在是好奇得緊啊。”

王承恩沉吟了一會才謹慎的說:“皇上,您若真想知道戰況有兩個法子,一是派錦衣衛出關查探了,再一個就是讓那洪承疇派人打聽了,畢竟洪承疇鎮守宣大防線,和關外也就近在咫尺,想來打聽什麼東西也方便些。”

“嗯,說的也是。”崇禎想了想也覺得挺有道理,隨即吩咐道:“那好,大伴你立即給洪承疇下道旨意,讓他派人打聽一下,隨後迅速向朕稟報。”

“是……奴婢遵旨!”

數日後,洪承疇收到了這封快馬加急的這封旨意,只是看後卻是令他滿頭霧水。

“老爺,皇上讓咱們派人出關探查岳陽和皇太極交戰的情況,這種事向來不是由錦衣衛做的嗎,怎麼反倒問你您來了。”接到了旨意的洪承疇捋胡不語。他的心腹親將洪安通也是大惑不解。

洪承疇沉吟良久,這才說道:“此事本官也不知曉,皇上此舉究竟是何意啊?”

“莫非……皇上是想讓咱們對北路下手,只是卻又不能明說,因此才藉此機會告知我們?”洪安通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嘶……”洪承疇倒吸了口涼氣,洪安通這句話乍聽起來十分荒唐,但細細想來卻也不無道理,這事沒準還真有可能。否則崇禎怎麼會好好的錦衣衛不派卻讓自己去打探並彙報訊息呢?

而崇禎也想不到,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舉動卻讓下面的人產生了那麼多不該有的念頭。

而身為當事人的洪承疇卻是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如今的岳陽早就有了各據一方的藩鎮氣象。若是等他打敗了皇太極回來。那他的威望將會漲到一個新的高度,屆時若是再有人來一個大明版的黃袍加身也是極有可能的。歷朝歷代華夏的統治者之所以對武將報以極大的戒心就是因為被唐朝的藩鎮割據和趙匡胤的黃袍加身給弄怕了,這個世上還有什麼比一個有錢有糧又有兵的武將更加可怕呢?畢竟人的**是無止境的,這個岳陽從來都不是一個安份的主。此戰他打敗了還好。若是等到他挾著大勝之威回來。恐怕他的**就再也抑制不住了。想到這裡,洪承疇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不行,一定要在岳陽沒回來之前解決掉山西北路的事情!”洪承疇眼中射出了一道歷芒。

他轉頭喝道:“安通!”

洪安通上前一步沉聲道:“老爺有何吩咐?”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