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八十七章 留種

略等了一會子,惜春納罕而來。賈政知其冷口冷心,不過略略寒暄,便央其邀妙玉下棋。

惜春只抬眼觀量,不知是何緣故。

賈政便取了一柄玉如意來,交與惜春道:“到時你將此物送與妙玉,便說是太太所贈。”

惜春愈發納罕,長輩吩咐又不好多問,只得拿了那玉如意悶頭回返。待進得大觀園裡,這才取出玉如意來仔細觀量。

見其形狀古拙,料想有些年頭,偏並不如何精細。依著賈政所言,惜春打發丫鬟去請妙玉,恰逢賈母大壽,妙玉親手抄寫了無量壽佛經一部,這日正悶在櫳翠庵中無趣,於是便來尋惜春下棋。

二人手談一局,待下到半途惜春這才取出如意來送與妙玉。

妙玉瞥見那玉如意便是一怔,口中卻問:“這是何意?”

惜春便道:“方才二叔喚了我去,說太太將這玉如意送與你呢。”

妙玉頓時俏臉暈紅一片。這玉如意她自是識得的,乃是常家所有,她小時便時常把玩。待五六歲時,忽而沒了蹤影,為這妙玉還哭鬧了好一回。如今想來,必是祖母臨終前將此物送來了賈家。

此時將此玉如意送來,其意不言自明——妙玉如意。

當下妙玉心下一會兒慌亂,一會子喜悅,卻再沒手談的心思。惜春棋藝遠遜妙玉,不料今日竟連贏了三盤,隨即便瞧出妙玉心不在焉來。

待妙玉匆匆自蓼風軒回返,惜春趕忙尋了三姐姐探春過問。

待其講明緣由,探春略略思忖便笑道:“玉如意可不是應了妙玉如意?方才我在老太太處,又聽太太提起寶二哥婚事來,妙玉師傅素來與寶二哥親近,說不得此事便成了!”

惜春聞言卻蹙眉不已,說道:“我雖與妙玉時常手談,可卻知其性子實在孤僻,若果然嫁了寶二哥,也不知是福是禍。”

探春灑脫道:“咱們女兒家哪裡管得了這些?婚姻大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惜春想起自個兒來,不禁嘆息道:“這般不自在,我看莫不如做了姑子好,青燈常伴,總好過所託非人。”

探春也跟著嘆息了一聲,勸慰道:“莫想了,左右四妹妹還要幾年呢,我卻拖延不了多久了。”

說話間姊妹二人簇在一處,頭頂著頭,紛紛遐想不已。探春便情不自禁想起了李惟儉來……

卻說這日李惟儉在外書房見了吳尚賢一回。那吳尚賢頗為知趣,口稱晚生,見了面兒便下跪磕頭,言辭之間大有‘願附驥尾,遠飈千里’之意。

李惟儉客客氣氣請其落座,看似漫不著邊際的東一嘴、西一句問將起來,實則趁此之際將那吳尚賢的底細探了個七八成。

其人本是雲南石屏人,識字不多,卻極有手段。仗著精通冶煉,不過數年便在班老闖下偌大家業來。那兩萬私兵,實則是半工半兵,忙時採礦冶煉,閒時操練,但有土司入寇,便嘯聚而抗。

此番更是馭使了九頭大象,馱馬無算,一路浩浩蕩蕩往京師進貢而來。這人生怕被沿途官吏為難,乾脆又捐了個監生,是以見了李惟儉才口稱晚生。

李惟儉對那銀礦毫無興趣,待探明其底細,便仔細過問東籲情形。這東籲改朝換代,一如中原,新朝頗有進取之意。

十幾年間橫掃東南亞,向西北吞併阿霍姆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向北收服撣族土司,向東吞併南掌,向南滅掉四百年曆史的暹羅。這幾年更是朝大順邊境土司收取花馬禮,可見早有覬覦之心。

李惟儉總算對東籲有了個大概瞭解,又問起東籲武備來。

那吳尚賢愁眉不展道:“東籲精兵不下五萬,另有西夷助陣,以晚生之見,其國精兵雖比不得京營,只怕也要略勝邊軍幾分啊。”

李惟儉略略頷首,心下卻不以為然,又見吳尚賢好似說的是違心之言,心中便有了數。料想吳尚賢只看了南方雲貴各地的邊軍,全然不知大順京營如今情形。毫不誇張的說,只要後勤供給跟得上,以大順京營之能,足可以橫掃歐亞。

火炮也就罷了,這二年因著冶金進步,樂亭鐵廠一步步實驗著開發出了錳鋼等特種鋼材,大順的火炮形制雖不曾改變,可卻能承受更高的膛壓,做的還更輕便;

火銃方面,新式火槍業已在京師、九邊普及,這意味著大順的火銃正朝著現代步槍靠攏。事實上合格的銅殼子彈如今早就能造出來了,不過礙於成本方才不曾普及;

另外,軍事科技的進步,催生大順軍制乃是戰法變更。從前的火銃兵更類似於能開槍的長槍兵,基本上臨陣幾槍便要上刺刀肉搏。如今火銃兵卻朝著弓箭兵方向發展,預製定裝子彈可以在臨陣時打出七輪齊射,且螺旋線膛、米涅彈讓大順火銃兵可以在百步開外精準射擊。

先前平準噶爾時,大順便驗證過此等戰法。臨陣連綿不絕的彈雨,打得準噶爾人想肉搏而不能,往往不等熬過七輪齊射便要崩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