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航母戰鬥群和固定不變的地面目標不同,在整個打擊過程之中它會進行移動。”
“這就對導彈的末端制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高超音速導彈的最高速度能夠達到十五倍音速,但是在末端的時候為了能夠精準命中目標,還是需要降低自己的速度,最多也就八馬赫左右的速度。
而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差不多要二十多分鐘的時間。
這個時間已經足夠航母戰鬥群跑出去二十公里。
導彈的末端速度很快,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留給導彈制導系統的時間也很短。
這就對反艦導彈的制導系統的要求,相較於對地攻擊型號更上一層樓。
“不過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新一代制導衛星升空之後,將不會是問題。”
張星揚在說完之後笑了笑。
“尤其是在和我們的通訊衛星結合之後,定位精度能夠達到米級,並且覆蓋面積,相比較於現在只能夠覆蓋全國範圍增大很多。”
老首長聽完張星揚關於反艦型號的高超音速導彈的優劣之後若有所思:
“你說鷹醬那邊會有類似的高超音速導彈專案嗎?”
這時候雖然鷹醬內部已經開始進行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工作,不過還處在技術論證的階段。
他們對於武器需要達成的效能引數,都還沒有統一意見。
所以現在外界對於鷹醬的高超音速武器專案也並不是很瞭解。
這也是為什麼老首長也只是猜測鷹醬可能是存在這一類專案的原因。
“可能會有,不過他們想要研製類似的武器還是存在很大的困難。”
畢竟在張星揚的記憶之中,鷹醬即使是在二十多年之後,也沒有能夠完成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
現在即使他們因為自己的出現導致的蝴蝶效應,而產生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專案。
也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威脅,因為他們在高超音速導彈的很多方面都存在技術短板。
“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高超音速風洞。”
國內為了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僅僅是在高超音速風洞方面的投入就達到了一百多億。
這還不算和風洞配套的其他設施,以及火電廠的煤炭等等。
如果將所有的投入加起來,為了東風17乘波體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國內最少花了兩百億的資金!
要知道這可是00年代的兩百億!
這個時候的一年財政收入不過才七千多億,僅僅是為了這一項武器就花掉了它的百分之0.3,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要不是這裡邊的大頭,高超音速風洞的建設資金,是依靠金融風暴的時候,從西方的量子基金嘴裡搶出來的。
火箭研究院想要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樣一項國之重器的研發。
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雖然火箭研究院現在一年的收入也能夠達到數十億,但是同樣的,它也有成千上萬的員工要養,不可能將幾年的資金全部投入到這方面。
“即使是他們想要花錢建設高超音速風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激波風洞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想要產生能夠測試十五倍音速左右導彈的速度,激波風洞幾乎是這個時代的唯一選擇。
其他的方式,不是難度太大,就是花費太多。
“即使退一萬步講,他們完成了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