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全副武裝,嚴陣以待,看起來氣勢如虹。
啊……
這支部隊又是從哪來的?
怎麼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突然地從天而降了呢?
據已探得的訊息顯示,齊譽在進入永川府時,僅僅帶了幾個貼身隨從,從沒聽說有什麼過千的人馬。
莫非,那則訊息有誤?
壞事了!
一定是他故意保留了後手,否則,絕不可能這樣巧合。
不管扶桑女如何地不忿、如何地暴怒,都改變不了既定的事實。
被殲的命運,從這一刻開始已然註定。
這可不是胡扯瞎掰,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之前,齊譽以區區的一百來兵,就能力撼自己的上千人馬。如今,他手握兩千之眾,自己這一千來人還有活路嗎?
怎麼辦?
打?還是逃呢?
若打,無異於蚍蜉撼樹,只有死路一條;而逃的話,就有可能博得一線生機。
所以,逃為上策。
可是問題來了,要往哪兒逃才能靠譜呢?
情急之下,扶桑女忽然思得了一條好計:何不立即潛入到那條地道里呢?
瓊州軍若是冒然跟進,就與他們展開貼身肉搏戰,這樣一來,他們的遠端優勢就發揮不出來了。待穩定住了大局之後,再做其他計較。
可行,說辦就辦。
於是,扶桑女立即下令:火速調轉方向,前往地道里避難。
此令一出,扶桑軍立即就動作了起來。
最先,齊譽有點搞不清他們的真正企圖,只能尾隨在其後不捨緊追,直見他們潛入到地道里時,這才恍然了用意。
事實證明,扶桑女的預料還算準確。
齊大郎並沒有選擇冒然跟進,而是佇在那裡暗作權衡。
是進入到地道里,與他們展開血拼呢?還是以逸待勞,把敵人一步步地熬垮?
前者講究速度,後者追求穩妥,皆是可行方案。唯一不同的是,代價問題。
正遲疑間,忽見遠處有幾個人影晃動,貌似作勢欲逃。
咦~~
竟然是荊憲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