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27 鯨魚大捕殺

“真羨慕這頭藍鯨啊,自由自在,在整個海洋內都幾乎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位置,又不需要為食物而擔憂。”徐放給自己點了一根菸,然後頗為羨慕地感慨道。

在整個海洋內,幾乎只有虎鯨能夠殺的死藍鯨。

項陽笑了笑,沒有說話。

其實藍鯨除了虎鯨還有一個天敵,那就是人類。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項陽還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

但是藍鯨也是會擱淺的,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因為人類而擱淺的。

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

和其它動物一樣,受傷的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溺死。

藍鯨雖然不容易捕殺和儲存,它的巨大體型、體重駭人,游泳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捕鯨人的目標。

但當一些以捕鯨為經濟支柱的國家在大量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魚數量減少後,捕鯨人就不得不將目標盯到了藍鯨身上。

最早捕殺藍鯨是從1864年開始的。

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

雖然最初這種魚叉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大量減少。

自從第一頭藍鯨被人類所捕殺,藍鯨的命運其實就註定了。

由於藍鯨的皮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可以做肥皂,鞋油等。

因此藍鯨必然會遭到捕鯨人的大量捕殺。

自從1864年開始,藍鯨的捕殺量在世界範圍內快速增長,到了1925年,美國,英國和日本都先後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

捕鯨手用捕鯨船將藍鯨捕殺後將藍鯨升到巨大的加工母艦進行處理。

1930年,僅有記錄的41艘有名氣的捕鯨船就宰殺了28325頭藍鯨。

二戰末期,藍鯨種群已接近滅亡。

到了1946年,聯合國首次引入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制。

但這些配額是無效的,因為約定並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的區別。

數量稀有的物種可以和數量較多的品種進行相等程度的捕殺。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海洋環境的汙染,1960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捕殺藍鯨。

但當時已經有三十五萬頭藍鯨被殺,全世界藍鯨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不到一百年前的百分之一。

到了十九世紀末,世界只生存著不到50頭的藍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