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章 我要直升機

東風兵團這次的裝備可以說是帶滿了,除了標誌性的單兵雲爆彈之外,84式火箭筒也足足搞到了4具,連Pyrogel燃燒彈都搞到了8枚。

——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算太多,但實際上,FHJ84在整個單兵裝備發展史上都是極為低調的存在,前期只發給特種部隊,後期只發給工兵,中間只有不到5年的時間是在常規部隊裡有小規模列裝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這玩意兒的定位相對敏感。

它本身是用於取代噴火器攻擊建築內目標的,為了實現更好的燃燒效果,這款火箭筒使用了特殊的Pyrogel燃料,也就是“金屬粉末加強型凝固汽油彈”,屬於相當“不人道”的武器。

而哪怕是它發射的所謂“煙霧彈”,實際上也是白磷填裝,只是換了皮的燃燒彈而已。

因此,為了避免被某些國際組織抓住小辮子,這款武器一直以“焚燒防化火箭”的形象示人,無論是裝備、還是出口都極為剋制,流落在外的數量很少。

到了後來,單兵雲爆彈取代了這玩意兒的作用,它的實戰價值就更小了,因此,能在緬北拿到,實在是不容易中的不容易。

事實上,陳沉要這東西當然不是用來攻樓的,攻樓他們有PF89雲爆彈。

他真正看中的,是這類武器能夠製造的強大的“視覺效果”和“心理威懾”。

你想想,為啥好萊塢電影裡的爆炸很多都用“爆燃”來替代呢?

還不是因為這玩意兒的視覺效果強、造成的衝擊感強。

戰場上也是一樣的,越是未經過體系化訓練的“低等”士兵,越容易在大場面中崩潰。

而只要他們計程車氣被打崩了,戰鬥就會迅速變成一邊倒的局面。

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竅門,也算是錙銖必較的戰場上的一根稻草。

有多大用不一定,但一定會有用

而除了燃燒火箭筒之外,兩輛F150搭載的MK19,再加上猛士車上的04式35毫米自動榴彈,以及兩具裝在皮卡後座的107火箭彈發射器,整個東風兵團的火力覆蓋能力可以說是達到了有限條件下的極限。

如果是遭遇大規模、成建制的敵人,只是一個彈藥基數的打擊,就足夠徹底撕碎對方的陣型。

更不用說,這支以6輛車組成的小隊,還搭載了整整三挺重機槍了。

他們雖然只有24個人,但火力強度卻無可置疑地達到了連級單位的水準——而且是北邊的連級單位,不是緬北這種連輕機槍都拿不出幾挺的野雞步兵連.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這些武器看似繁雜,但其實都是陳沉經過仔細考慮、精心選擇後的結果。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107火不用說,調整好射擊諸元之後無腦投放就好,如果是直瞄射擊,甚至連發射筒都不用;

三門自動榴彈炮除了猛士上的潛望式武器站稍稍難一些以往,另外兩門都是見人就打的覆蓋式火力,不存在太大的精度問題。

至於重機槍、火箭筒?比不過真正專業的機槍手,但總會對著人扣扳機吧?

打不打的準另說,蒙你總能蒙上幾個。

而在這片土地上,這就已經足夠了。

——

不過當然,這樣的火力配置也不是沒有任何壞處。

他們這支車隊實在是太顯眼了,顯眼到哪怕是去邦隆這樣離緬軍和民地武駐防地頗有一段距離的城市,都必然會受到當地警察和治安大隊的關注。

所以,他們不得不選擇在霍科這個人口不過百的小村莊紮營,並且車輛還不能進村,只能在外圍設立臨時營地。

這對東風兵團的紀律性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但幸運的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和同化,所有成員基本上都已經建立了對指揮官的服從意識,哪怕有人抱怨條件太差,但卻自始至終都沒有人去質疑陳沉的決定。

站在被臨時砍伐出來的林間空地外圍,陳沉再一次檢查了周圍的環境、以及警戒哨位的佈置,確定沒有疏漏之後,才終於放心地回到營地中間,跟其他人一起繼續紮營工作。

休息用的簡易帳篷被搭了起來,陳沉用工兵鏟挖出無煙灶,將用火區和生活區分開,又安排幾人在遠離生活區的位置挖掘了臨時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