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戰略已經確定,陳沉迅速開始與蘇海爾對接,按照當前敘利亞政府軍的兵力和裝備情況,開始對具體作戰任務進行部署。
實際上,這也是陳沉第一次在這麼大的範圍上進行戰術推演,光是地圖沙盤上代表兵力的密密麻麻的三角旗,就讓陳沉看得有些頭皮發麻。
好在他的讀圖基礎不差,在聽完蘇海爾半個多小時的分析解讀之後,他也終於大致瞭解了當前敘利亞政府軍與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其他敵軍對峙的基本態勢。
站在沙盤前,陳沉用手虛指紅色三角旗的位置,腦子裡一遍又一遍地勾勒著戰場的情況。
他的腦子裡漸漸浮現出一幅如同衛星俯瞰一般的立體地圖,略微思索之後,他開口問道:
“現在3軍團在阿勒頗的兵力總共只剩下4萬人,如果我們要再把從3軍團內調出兩個裝甲師來,他們還能守住阿勒頗北部防線嗎?”
聽到陳沉的話,蘇海爾略微沉吟片刻,隨後回答道:
“如果要抽出兩個整編裝甲師,就意味著基本上要把3軍團目前的所有裝甲單位全部抽空。”
“這樣一來,剩餘的一個裝甲師就相當於名存實亡,只能依靠步兵輕火力、再加上炮兵團的少量遠端火力支援去對抗散佈在阿勒頗北側的大量叛軍。”
“理論上來說,他們應該也能堅持一段時間。”
“但是,這也只能是停留在理論上。”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隊伍並不像你們的隊伍那麼堅定,在面對重大困境時,他們崩潰的閾值是相對比較高的。”
“如果說你們的隊伍有可能會在打完最後一個戰鬥人員後才徹底崩潰,那我們的隊伍,可能會在兵力損失20%之後就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並在損失達到30%後徹底崩潰。”
“而一但阿勒頗北側防線崩潰,自由軍可以在土耳其的支援下長驅直入,對阿勒頗城發起攻擊。”
“一旦阿勒頗失守,我們再奪回拉卡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這個方案是不可選的,我們就算再孤注一擲,也不可能承受這種必然失敗的結果。”
“明白。”
陳沉微微點頭,隨後繼續問道:
“那如果我們不需要整編裝甲師呢?”
“我們要求的是最高的機動性,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3軍團三個裝甲師中的炮兵團,他們可以全部留下支援剩餘的步兵。”
“然後,一些重灌甲、但是行動緩慢的坦克也可以提前剔除。”
“我們只需要輕型裝甲車、武裝皮卡、高機動運輸車、以及其他可以支撐部隊在邊境線上快速移動的裝備。”
“如果按照這個配置,剩下的一個裝甲師能扛住嗎?”
陳沉的話音落下,蘇海爾立刻看向了一旁坐在最中間的伊薩姆,而緊接著,伊薩姆則看向了他身旁那個滿面風霜的軍官。
“能守住嗎?”
伊薩姆開口問道。
“.能!”
軍官咬了咬牙,回答道:
“我們可以支撐至少半個月以上,如果後續能獲得更多補給支援,一個月也沒問題。”
“但我認為,如果時間超出一個月,那就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範圍了。”
“連續的兵力消耗一定會使我們陷入被動,而土耳其方面在發現這個突破口之後,也一定會重新調集兵力發動進攻。”
“到那時候,我們需要得到支援的承諾。”
“否則,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頂得住他們的大舉南下.”
“那是你的問題。”
伊薩姆打斷了軍官的話,語氣嚴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