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揚言要休姑娘的親家,歷來她都處於弱勢,每每都只能腆著老臉求情分。
姑娘在不值錢,死了就死了,哪裡有活著還能時不時讓她去打場秋風的好。
然而,前頭四個都乖巧聽話,怎麼到老五這裡就敢跟公婆對著幹了?!
問題是跳了腳人家卻不當回事,依然要休她。
整得難看她一臉。
有生以來,張婆子第一次不知如何應對,更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女娃還有點用處。
眼神一轉,果斷當沒聽到李婆子這句話,更當沒有姑娘發狠哪一齣,她喊:“大丫,還不將你妹妹帶出來,你奶累了一天了,難道還要照顧你們姐妹”
孩子既然能一句話決定當孃的去留,那麼,她們能從老兩口身上撈到的好處就絕對會比她們娘那不成器的多。
原來,張婆子會改變態度不是因為對張氏有不同於其他四個姑娘的感情,而是想借由她從張婆子手裡挖好處。
被休了你還怎麼走親戚,怎麼往人家面前湊?
村裡傳得神呼呼的,說白潭子村家家手裡都是成千上萬,都是能進城做福氣人的。
她怎麼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而在她看來,李婆子手裡在有錢也不可能分給兒媳多少。而姑娘手裡的數量根本就不能滿足她如今對老李家的寄望。
張婆子心眼裡翻轉了多少主意沒人知道,更沒人關心。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大丫身上。
楊婆子,秦望舒等人都覺得大丫懂事,但也因這份懂事開始擔心,而小夏,她自認自家老孃比她們那裝模作樣又狠心的娘來得好,沒了孃的她們會更好,就象大朗他們一樣,所以,很是不能理解大丫這麼做的緣由。
早上才決定將兩孩子帶在身邊的李老頭,李婆子心情就更復雜了,看著哭得不能自已的大孫女,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不約而同的,兩人蹙眉,然後,就這麼看著梗咽的大丫點頭站起,進入帳篷將不願回去的二丫抓了出來。
頭都不敢抬的,自知自己違背了爺,奶的意思,讓他們不高興了的大丫抽噎的出了門,來到張氏跟前。
瞧瞧二丫,在看看大丫,張氏不自覺抬手,在確定兩孩子都好了後心情複雜了。
早知道並沒什麼大事,她還去什麼府城。白讓老孃搜了那些銀子,更倒黴的將她們引了過來。
臉色因想到失去的銀子而更不好看的張氏眼一轉,弱弱啟唇:“爹,娘,孩子好像好了”
你們要聽話,哪我就聽給你們看。
孩子都沒事了你們是讓請大夫還是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