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定好孩子的問題,一家人就等著晚上張氏回來,誰知,在午飯後沒多久,吃了飯去宋家村那邊找耆老吹牛的老財爺爺匆匆回來。
當秦望舒跟著公婆兩到達村長家時,幾家當家做主的都已經在來。
“這邊”楊婆子指著兩矮凳,讓婆媳兩過去坐,婆媳兩都沒客氣,過去與幾家的老婆子湊一塊。
見各家都來了人,老財爺爺開口:“宋家村那邊來了人,挨家挨戶的抬鍋”
“抬鍋?”在座都覺得莫名,就是秦望舒都有些詫異。
點著頭,老財爺爺將與宋家村耆老交流出的想法告訴大家:“可能是想要融鐵,水壩上用不到鐵,這挖卯卻要用鑿”
“對啊!”村長拍手,醍醐灌頂:“整個府城的木匠在多,但面臨的是水壩,這人手就肯定不夠,而想要加快水壩的建設,將鑿木的事交給一般人會更快”
“如果是這樣,那確實合理”林旺叔在村長話落時附和。
與此同時,關老頭也點頭表示同意。
李老頭此刻的臉色很難看,與幾位當家的成鮮明對比,在幾人看向他時,他幽幽說道:“建造水壩需要木匠,給人融鐵需要鐵匠”
他家老四是鐵匠,還是逃脫官府徵用的鐵匠。
如今,府城沒有明面上的鐵匠,李老四若在,保管會被第二次徵召。
這回到是不用長途跋涉到西山府鐵礦山去鑄鐵,但一旦被人推出來,他逃過徵召的事就會暴露,不說會不會照成什麼結果,但與他們村現在這種局面又會是異曲同工。
老李家這是註定了要面對這樣的局面的。
“老四不在,什麼事都會沒有,你別多想了”村長勸慰,可心裡,他卻替李老頭鬱悶。
相比被二次徵召,邊境也不是好地方,李老四這運氣,也真是沒誰了,轉來轉去總往他頭上轉,三尺大刀就沒離他脖子的意思。
為老李家捏把汗,關老頭也開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都沒辦法,即便老四被徵召了,咱也沒辦法”
“關老哥說的不錯,今天會怎麼昨天誰知道,好在,老四···不在”差點說去了邊境的林旺及時剎車,沒讓李老頭聽到更加憋屈的詞彙。
然而,他們都不知,李老頭臉色會這麼難看也就是想到了自家小兒子這無敵的運氣。
可又有什麼辦法,便是現在有人想去邊境將人帶回來他也無力阻止。
突然,他竟然升起會有人去邊境將人帶回的想法。
畢竟,打鐵比邊境安全。
“爹,你不用擔心,官府都到了徵集鐵鍋的地步了,這鐵匠人手必然是夠了的”以官府這段時間的做事態度,這鐵匠必然已經就位。
對於會被某些人想起的李江,秦望舒到是不擔心。
都在那替老李家鬱悶,聽到她這言論,幾位當家都有些好奇。
只聽得村長問道:“你怎麼會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