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望舒揉著眉心想著張氏到京城後不知會攛掇著李老二做些什麼時,隊伍前頭傳來陣陣動靜,而後是一連串的確認與肯定,之後便是知府大人一路來一路回的警告和勉勵。
“可以走了”回來的老頭子臉露喜色,車隊隨之而動。
從府城門前到江邊不過二十來裡,以往推多重的東西都不過個把時辰的事,可今天,兩個時辰都過去了,這路卻還沒走出去一半。
上前,李大姑嘀咕:“這咋回事啊,怎麼這麼慢?”
“也不算慢了,我們到江邊就能過橋”示意大姑娘回去,老頭子沒細說的樣子。
然而,聽到這個橋,李大姑滿眼奇怪:“這麼寬的江也能搭橋?”
“有什麼是官府不能的,回頭就能見了”擺手,老頭子讓大姑娘退回去,而李大姑,在確定老爹不會多嘴後嗆嗆後退。
收回目光,秦望舒開始好奇這讓老頭子閉口不言的橋長什麼樣。
當然,就老頭子這個模樣,她也不會沒趣的多問。
就在大家以為今天就這麼耗在這段路上時,程序快了起來,而當老李家來到江邊時,江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人了。
此時的江上,那相連的小船搭建起來的浮橋穩穩當當,船上那整齊擱置的木排緊密相連,而木料與木料之間的縫隙被枯草填滿,為推行其上的板車減少了不少阻力。
“浮橋~”難怪老頭子不說。
聽到小兒媳婦口裡的嘟囔,老頭道:“前頭人都在爭議這橋的安全性”
應該是爭論了許久才有人上橋,所以開始時的程序才會那麼慢,而老頭子怕說了大家瞎操心,所以便閉口不言。
“趕緊,不要拖拖塔塔的,不要東張西望,結實著,不用擔心會沉,會散,會斷,都快些,那邊就等你們了,都快點···別推,用拉的,轉過來,用拉的,人都分開,前後分開來,儘量走中前線內位置···”
一連串的,站在橋頭的官差直催,而看著前頭隊伍皆安全過江的人們放開了膽子,在官差喊上時連忙將車拉上浮橋。
很快,前頭的幾家人都過江了,林宇把著的車在眾人的努力下也上了橋頭。
接連過了兩個木排,發現少了自己並不是問題後,秦望舒放手“爹,你看好四郎,我去後頭幫忙”
相比上了橋後,這上橋才是最困難的,那不到四十度的斜坡對於輜重快達到一千八百斤左右的板車來說簡直太難了。
“你去,我會瞧著他”
說著的老頭子示意四郎快些跟上自己,而秦望舒在瞧見四郎跟上前去打把手後小跑回橋頭,與李大姑,大朗一起幫忙小夏跟老婆子她們,在將她們也送出幾張木排後回過頭來拉最後那輛板車。
終於都上了橋,李大姑忙道:“娘,弟妹,你們快些上前去幫忙爹他們”
下到江道里肯定要在上去,秦望舒與老婆子點頭便繞過板車往前,可就在這時她們聽到背後官差的大嗓門。
“怎麼回事啊,幫忙的人呢?”
期期艾艾的,張氏憋出:“大人,沒事的,咱娘倆能將車拉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