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後,葉一飛就能夠把握住靈氣在天地間的完整運轉路線,當初在尋找自身身體奧秘之時,就已經領悟了金火之氣的第七層本質特性。
火,炙熱燃燒,焚燬一切,當第六層特性強烈的炸心將一切徹底炸碎後,強大的火焰就會發出無比強大的焚天滅地的威力,將眼前的一切徹底毀滅掉,這才是最為本質的第七層特性:焚天滅地。
金,堅固鋒利,刺破一切,第六層特性強烈穿刺,也僅僅是攻破一個缺口而已,如果一劍之下,就能將對方刺個千瘡百孔,徹底的將對方切割成無數的小塊,那才是金之氣最為本質的第七特性,被葉一飛定義為:切割分解。
如今欠缺的就是金火之氣在天地萬物中的運轉罷了,因為天地萬物的形成離不開天道法則的運轉。
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因此萬物就是由陰陽五行之氣形成的,然而上一世,葉一飛就知道天地萬物其實都是由一百多種不同的原子組成的,那麼陰陽五行之氣是如何形成這些原子的呢?
以前的葉一飛不是很明白,自從靈狐小白給了他眾多資料後,讓他大概知道了一些天地運轉的奧秘。
天地星辰誕生之初,無數的陰陽五行之氣匯聚到一起,當匯聚到一定程度後,在天道奧義的運轉下,發生了一場驚天的大爆炸,這些五行能量就開始在各自的天道法則運轉下,形成了各種原子,這些原子才形成了天地萬物。【在後面介紹暗宇宙時,再說這些能量的來源】
根據研究跟觀察,葉一飛發現,每一種原子的形成不是由一種五行之氣形成的,而是由多種靈氣共同參與的結果,只是參與的比重跟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空氣中的氫,氧,氮氣,風之氣參與的就多點。
鐵,鋁,鈣,鎂,鉀等金屬的話,金之氣就參與的多點。
有機物中的氮,磷等物質,木之氣就多一點。
矽,則是土之氣參與的多一點。
至於水跟火之氣,就要特殊一點,他們參與了所有物質的形成,蘊含在所有物質的內部。
水,柔和包容一切,讓每一種原子更加的圓潤穩固,不至於從內部瓦解,所謂核裂變就是由於原子核過大,不夠穩定才導致的緩慢崩裂,我們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水,就是氣體透過燃燒,形成的一種液體,其中蘊含最多的反而成了水之氣,而風之氣反而大大降低了,這其實就是由多種天道法則共同作用後的結果。
火之氣是萬物溫度的源泉,它同樣蘊含在萬物的原子內部,保證了萬物的活性,其實就是讓所有的原子擁有動能,讓分子運動起來,唯有運動,才能讓萬物充滿活躍性,如果沒有了火之氣,那麼天地的溫度將會是絕對零度,如此的話,萬物內部的所有原子都會是靜止不動的,將會成為真正的死寂物質,只要有任何一個小小的波動,就能將其徹底的粉碎掉,化成一個個孤立的原子。
當然了這個活躍度還是有限制的,唯有常溫下,才是我們所看到的天地萬物,如果溫度過高,要麼被融化了,要麼被焚燬了,天地間的一切都不是處於一個絕對不變的的狀態,而是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狀態罷了。
【這裡就不再深入討論這個了,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下,不然就不是玄幻,而是科普讀物了】
葉一飛的神念跟隨著天地火之氣不斷的運轉下去,先是融入進大地裡,構成大地的所有的原子,直接吸附住這些火之氣,然後原子才有了能量,大地才有了熱能,才有了溫度。
然而任何有溫度的物質都會釋放出能量(就是我們說的電磁波),釋放的能量在天道法則下,又都會轉化為火之氣,為何萬物吸收了火之氣後,又會釋放出來呢?這正是火之氣在萬物中最基本的運轉決定的。
所以當大地有了溫度後,就會不斷的向空氣中釋放能量,才讓空氣也有了溫度,才讓生命有了最基本的外界溫度條件。
太陽普照在大地上,哪裡照射的多,哪裡溫度就高,同時大地也會釋放出熱量,只是釋放的遠遠沒有吸收的多,所以大地溫度才會不斷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