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戰雖被禁足東宮,但皇上可沒禁止太醫或親近黨徒進入宮中,他仍是可自由召見任何人,他寫了一封傳令書信,命人送至忠勇侯府召柳大小姐入宮。
雖然明知會因此惹出不必要的傳言,太子妃若知道,亦會鬧得不可開交,但他就是要鬧得愈大愈好,讓趙懷落陷入困境,看到時是誰出手救她,只要對方現身明處,不管是誰,以他的勢力跟父皇的支援,定能將對方斬草除根。
他這招打草驚蛇,還怕不能引蛇出洞?他不禁佩服自己處變不驚,臨危之際還能想出如此妙招,也只有一朝的天子,才有如此智識與謀略,日後看誰還敢覬覦他的太子之位。
顧戰的嘴角,不自覺露出了一抹陰鷙的微笑。
應天府的知府大人,最近可說多災多難。自從他發現兩具溺斃的男屍,到最後查實兩者身份,再接到一封匿名信以來,心情一直起起伏伏,七上八下。
他一個小小地方官員,志在混口公家飯吃,安安穩穩的度日子。也如願當了一輩子尸位素餐的官吏,再沒幾年便要告老歸田了,沒想到臨老之際,竟遇到這麼棘手的一件大案,輕則可能危及身家性命,重則恐會株連到九族。
先是那封匿名信函,提到另一名溺斃者張實仁,真正的身份是朝中宰相張軌在外的私生子。
之後竟是太子派人前來質詢,懷疑他的查案是受人誘導,大有威脅他若不供出幕後主導者,將誅殺他全家的氣勢。其實他只是照著函中提示,查出了張實仁與宰相的這層關係,然後便上報處理。
原本他還歡天喜地的以為,經辦了這個案子,查出宰相之子的身份之後,會讓他受到朝廷重賞,哪曉得這背後竟會牽扯出如此複雜的黨派鬥爭,讓他如今身陷其中,無法脫困。
原來年前張軌與張實仁相認之後,見這私生子不甚長進,平日只喜歡流連於花街柳巷,不適合派他擔任個一官半職,便仍讓他混跡市井街坊,暗中蒐羅民間訊息,以提供所隸屬的太子黨派,探查民心動向。
如今張實仁竟會無故溺斃,還與日前彈劾太子的嚴御史,一同陳屍於十裡河畔,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恩怨糾葛,就不免讓人有諸多揣想。
根據顧戰先前調查的說辭,在“集芳苑"發現嚴律與一幫突厥商客私會,揭發了他們分化朝廷內部的陰謀,嚴律這叛賊與突厥等人當場被他一舉殲滅。
而今嚴律竟與太子的黨羽共同曝屍河邊,且居然又有目擊者告知,曾經在事發之前,見兩人在岸上兇狠打鬥,當場即嚇暈了過去,待醒來之後,便未再見到他們的蹤影。
這種種事實,歷歷指出顧戰先前的調查結果,全屬捏造,顯然他窩藏敵國奸細一事為真,為了文過飾非,他竟草菅人命,將之滅口。甚至還有勾結外敵,意圖謀反的嫌疑。
顧城接到趙懷落設計此局的訊息,便透過弘親王悄悄安排朝中彈劾乙事。這主導彈劾的鄭經,雖也只是官拜六品的新任小吏,但因太子黨徒在前年澇災時,仍對百姓強徵賦稅,導致其岳丈活活餓死,因此他對太子一黨恨之入骨,一中舉就任,便主動向三王爺的寢宮投靠。
此次他更是自告奮勇擔任主導彈劾一務,且大膽提議廢立太子,沒想到朝中響應的聲音竟然不少,看來已有不少人看不慣顧戰的作風,認為他無才德可繼任一國之君。
顧城將一切安排妥當後,還是有點難以想像,趙懷落在民間的生意,居然已如此坐大。
原來他們在“百花樓"密會時,非但齊牡丹早就發現了這張實仁的真實身份,暗中監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另一頭的“集芳苑",也早安排一場戲誘使顧戰上鉤,並偷偷藏匿好嚴律的屍體,以為日後的設局留下伏筆。
如此縝密的心思與佈局,竟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顧城慶幸自己與趙懷落是站在同一陣線,倘若她是與太子結盟,除了將此人誅殺以外,他實在想不出任何能對付她的辦法。
那麼此刻的顧戰已被逼到死角,他會不會與也萌生了同樣的念頭,欲將趙懷落除之而後快。
顧戰還不知道趙懷落在宮裡的內應是他,一定會先利用趙懷落將他引誘出來,再逐一殲滅。
無論趙懷落遇到什麼狀況,他都不能顯露身份,即使她有性命之危,也絕不能因為這個女人,讓他多年的心血與謀劃付之一炬。
正當顧城在書房中思忖時,突然一個人影快如疾風,從半掩的窗戶掠進,無聲無息的落在他眼前。
待他正要出手,那蒙面人已將他的雙臂反折,壓在牆上,然後輕聲說道:“三王爺得罪了,我是柳大小姐的護衛雲錦,我家小姐要我前來通報,他被太子召見,要三王爺不論發生什麼事,一定得沈住氣,切莫輕舉妄動,現露了行跡。"
果然如他所料,顧戰這麼快就等不及出手了,只是他沒想到,趙懷落如此工於心計,竟未看透他顧城的為人,即使她不冒險差人前來叮囑,他顧城是寧可犧牲她的性命,也會求明哲保身的。
還是這其實是她故意試探的技倆,想順便探看他的真心。他顧城不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人,趙懷落既會背棄太子,而選擇與他結盟,一定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恩怨糾葛。
是否牽涉到男女情愛,會不會她最後發現自己對顧戰,其實是愛多過於恨,那麼有沒有可能屆時會改變意向,與顧戰一同來對付他。
他的心思與意圖,如今只有這個女人知道,她是最清楚自己底細的人,倘若有朝一日,趙懷落成為他的敵手,不憑她的心計謀略,就憑她所知道的一切,也就足以置他於死地了。
然而他們之間還有一紙合約,若是真有那麼一天發生,這張契約至少可以保她不為顧戰所用,最糟的情況,頂多是揭露他們之間的盟約,讓他們玉石俱焚,同歸於盡。趙懷落這麼冰雪聰明,定不會做出如此自尋死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