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的時候,身邊真的只有那個叫...噢,對,那個叫王承恩的太監一個人?”
陸廣遠來之前聽顧君恩講過崇禎上煤山吊死的事,對崇禎這個皇帝死時身邊只有一個老太監跟著頗感驚訝,總是有點不太相信。
“回將軍的話,當時確是王老爺跟著,沒別的人。”
魏良臣回答的很肯定,因為當時李自成大軍進城後到處找崇禎,可始終沒找到,為此大順軍還頒了懸賞令,說有能供出崇禎下落者賞千金,然而還是沒有找到。
大順軍不甘心,就組織宮裡太監上煤山尋找,結果一個太監在山腳發現崇禎騎過的馬,這麼著才在山上找到了崇禎和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的屍體。
而魏良臣正是當年被順軍命令上山抬屍體的眾多太監一員,算是此事的親眼見證者。
“這麼說來,那個王承恩也是忠臣。”
陸廣遠說完意識到他這說法有點不對,要是王承恩是忠臣,那大順軍算什麼,他們又算什麼?
“是忠臣不假。”
陸四伸手拉了侄子一把,對姜學一道:“下山之後你查一下王承恩的屍首埋在哪,若葬在崇禎陵寢就罷了,若沒有則移葬過去,另外再尋訪一下王承恩有無侄子等後人,若有,擇其一人可遷家至昌平,一來替崇禎守陵,二來也替王承恩續上香火。將來修明史時,也要在史書給其留名。”
以階級立場來看,崇禎也好,王承恩也好,都是人民的敵人。
但眼下大順並不以階級劃分立場,更多的是傳統的官逼民反,改朝換代,所以陸四即便不能以大順皇帝的身份去給崇禎更多的“洗白”,但給予對方及對方的臣子尊重卻是必須的。
如王承恩護佑君主,不畏強敵,忠貞殉死的事蹟,不管站在哪個立場,都應給予正面褒揚。
畢竟,這也是漢人的傳統觀念。
任何時候,無論哪朝哪代,對於傳統觀念,對於能夠一直傳承下來的習俗,都是要給予尊重並繼續保持下去的。
因為,這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陸廣遠無意回頭望了一下,驚道:“老爺,這煤山上能一眼看到紫禁城哎!”
陸四聞聲也朝山下看去,果然遠處紅牆禁宮盡入眼簾。
姜學一下意識道:“此山不可讓居心叵測之人停留,稍後可下令禁山。”
老太監魏良臣聞言,忙道:“先前這山也是不叫百姓來的。”
“為什麼不能讓百姓上山?難道就因為在這山上能看到皇宮大院,便不讓人上山了?因噎廢食,還是擔心百姓從這山上攻到皇宮中去?”
陸四卻是擺手,吩咐樊霸道:“過兩日你領人來清理煤山,再於東側將那斷路續上,不管什麼時候老百姓要上山都讓人家上。記住,咱們大順是由千千萬萬百姓建立的,不是我姓陸的一人建立,這帝國也是人民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