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報酬達到了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在那邊幹一年,就可以回鄉買上十幾畝良田做個收租的太平翁了。幹個三五年,便不是太平翁,而是富家翁了。
只是,世上沒有白掉的餡餅。
報酬是高,卻是要擔掉腦袋風險的。
但正如老話說的好,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當今之天下,朱明已失氣數,更失人心,不見秦淮河上醉生夢死,朝堂上下屁聲一片,就這腐朽氣象怎麼可能驅逐韃虜,剿平流寇,收復故都,祭祀先帝呢。
這南京,遲早是叫人家攻破的!
現下去冒這風險,眼面前就是能讓家人生活迅速提升,將來也未必不能混個顯貴前程。
再三猶豫之下,宋德咬牙答應。
但還是給留了條後路,就是沒有將家眷都帶到江北去,而是孤身一人去江北。
遂向營中請了病假,那上官見是宋德來請病假還愣了一下,不是疑惑宋德怎麼生的病,而是疑惑這人是誰。然後大筆一揮就準了假,並關懷部下好生養病,莫要多想什麼。
轉頭卻把這事給壓下不報,為啥?
因為你宋德請了長期病假不能為朝廷效勞,那朝廷就沒有理由繼續把俸祿發你吧?就算發,也不能發全,這省出來的當然就得由將軍先保管著了。
宋德也沒心思去想自個那份俸祿還有沒有,化名郭七偷偷與中間人一起前往鎮江,結果到地一看,一條船上幾十人無一不是他三大營的人。
挨個數過去,也無一不是如他宋德這般有本事卻沒前途的底層軍官。
此去江北做甚,大夥是心知肚明,互相點頭示意,也不多問,就這麼在夜色中隨著船櫓的一搖一晃去了江北。
從此南京少了個宋領隊,江北卻多了個郭教官。
再往後,南都三大營倒是經過大力整頓有了新氣象,那位新任孫統制對三大營的改革也真是大刀闊斧,幾斧頭就把一半的軍官和那些充數的兵丁給砍了,唯獨對於軍中長期請病假的軍官卻給留著位子。每月發餉,也準時派人將那份餉銀給送到家去,當真是厚道無比。
郭七在江北幹得也是如魚得水,江北淮軍對他這個曾跟隨西洋炮師學技術的人材很重視,不僅給出高報酬,軍中還給營官的待遇,到哪都被尊稱一聲“郭營官”。
除了郭七這幫從江南重金挖來的人材,郭七還發現淮軍竟然還派人去澳門招募了不少西洋技師,買了一批西洋火炮過來。天知道這批西洋火炮是怎麼從明軍眼皮底下從澳門一路送到泰州來的。
隨著局面的越來越清晰,繼承李自成衣缽的淮軍正式成為大順軍,郭七赫然發現他遇到的三大營同僚越來越多,多到一度讓他誤以為三大營全搬到了江北來。
更離譜的是,每隔五天,順軍這邊就在揚州的瓜州渡和泰州的風口渡兩地,安排專門船隻供江北教官回家探親。
而駐防在江對岸的鎮江明軍及不時在江上巡邏的鄭鴻魁部水師官兵,對此竟然好像沒瞧見。
有一次郭七回家探親回來,還看到幾個鎮江駐防的將領同他在一條船上。
這讓郭七是目瞪口呆,一次與友人喝酒,忍不住感慨一聲:“朱明不亡也得亡了,試問這東南文武,誰人不通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