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

大軍行至新野與襄陽交界白河口時,勒克德渾考慮此地為交通要地,所以想留下一千兵馬駐守,這樣不僅能夠確保退路,也能保證糧草運輸。

史可法卻不以為然,稱此番援救須上下合力,萬眾一心,豈有本就兵馬不多還要分散力量的道理。又道只要大破圍城賊兵,繳獲自是甚重,何必擔心糧道。

勒克德渾聽著有理,因為他麾下就七千人,真留下一千人駐守白河口,就等去將能用於攻擊賊兵的力量折損七千之一,故而沒有留兵駐防徑直帶兵向南陽疾奔。

結果無兵駐守的白河口被西線鄧線突進的順軍第三軍賀珍部輕易奪取,並以白河口同不遠處的泰山廟鎮為主構建了工事,生生堵死了明軍的退路。

當勒克德渾發現後路出現順軍時,又是史可法以破斧沉舟、背水一戰兩個古代經典戰例激勵勒克德渾繼續援救南陽。

可當勒克德渾部發現前路早有一支順軍精兵在等侯他們時,史可法卻一改前態急勸勒克德渾趕緊撤兵,千萬莫要與賊兵交戰。

幕僚應廷吉急得肝火直冒,不顧身份當眾指責史可法:“用兵當一鼓作氣,今賊兵橫於當面,閣部不令將士搏命,反要退兵,此葬送全軍之道!”

史可法不聽。

應廷吉無奈又勸史可法不要退回新野,可向東邊的唐州退去,因為那裡的賊兵必然不多。

史可法又不聽。

應廷吉再勸:“若閣部執意不戰,則退往新野堅守,如此賊兵既要圍南陽,又要圍新野,兵力調撥必有不濟,我軍屆時或有轉機。”

史可法依舊不聽。

應廷吉心如死灰,作詩道:“左右有言使公懼,拔營退走襄陽去。滿蒙義士雄心灰,號泣攀轅公不戰。”

年輕的勒克德渾聽從了史可法的意見,結果就是他本來可以七千滿蒙精銳騎兵突擊才抵達一天的順軍第十四集團軍,即便不勝也能使第十四集團軍的陣腳大亂,為接下來的戰鬥爭取時間。

可是由於阿濟格的囑咐,以及對史可法這位南朝第一人的過度崇拜和信任,生機就這麼被輕易丟棄。

很快,發現明軍竟然不戰掉頭南逃的順軍立即展開追擊,而那些一心想要援救南陽同胞的滿蒙大兵計程車氣也在掉頭那刻喪失怠盡,最終被順軍以極小的代價圍在了雙河口。

勒克德渾部畢竟是荊襄滿蒙集團最精銳的存在,他們一路從關外打到南方,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都稱百戰精銳,因此即便被圍,順軍的第十四集團軍在沒有得到火炮支援的情況下,想要攻破勒克德渾部也要付出極大代價。

兩天。

整整兩天,順軍沒有對包圍圈內的滿蒙兵做出任何攻擊,而被圍的滿蒙兵也沒有試圖突圍。

原因是,閣部總理史可法無一策出。

準確說,勒克德渾多次向他心目中的南朝第一人請策是否突圍,而南朝第一人在這存亡關鍵時候再一次露出書生本性——只知枯坐帳中,多言此吾死地。

時間就這麼被史可法消耗怠盡,兩天後,順軍的火炮運到,伴隨隆隆炮聲,勒克德渾部遭到順軍的滅頂打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