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少年球員幾乎沒有年輕球員普遍的毛病,不夠耐心、套路打法單一的問題,尤其遇到逆風局,她們已經可以做到迅速調整心態重新開始,心裡素質簡直堪比耕耘網壇多年的老將。
第一個中國球員安玥兮,不用說,大家遇到她就心裡發憷,可這裡是泥地,她的前幾輪表現並不如硬地打得強勢霸道,似乎很不習慣打泥地賽,絕對有機可趁。
第二個是德國球員漢娜·史密斯,第二次打大滿貫就打入了決賽,隨後成績回落,卻是在逐漸地穩步上升,遇到了絕對不能有一絲放鬆,是個全能型勁敵。
第三,米國球員愛貝拉·福克斯,身強體壯的黑人球員與生俱來的身體素質,讓她打得異常順利,她的實力絕對超過了她的世界排名,狀態好時,世界第一都無法阻擋。
第四便是今天的對手賈斯汀·沙,比利時的球員,這些年很少見到有打得特別好的,尤其自海寧之後,犀利的單反絕跡,而她繼承了海寧的打法並在此基礎上豐富發展了其他打法,日後成長起來,絕對是一大威脅。
提起球拍回到場內,佩爾特心想,不用日後,眼下就非常棘手。
賈斯汀·沙,如此年輕的一位球員,她改變運動方向的能力很強,即使判斷錯了,也能迅速及時地回去,腳踝的韌勁足,加上身體的協調效能與靈活的反應,簡直是為網球而生的。
佩爾特能打出很多好球,但耐不住對手如此敏捷的反應。
看吧,她剛抓住機會放出一顆非常規小球,卻被對手幾步追了回來。
在泥地上放小球是軟性球場一大特色,放好了比打出制勝分還要振奮士氣。
而切放小球分為直線和斜線,直線小球是最穩妥和簡單的小球,她剛才中途改變主意,抖動手腕切了個難度很大的斜線小球,沒想到賈斯汀·沙的折返跑如此紮實,一下子回防成功。
她的精心設計和佈防,頓時化為烏有,佩爾特的心理層面受打擊嚴重。
沙繼續發球,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天賦反應帶給對手很大壓力,她的發球局自然要掌握住大部分主動權。
一個半小時後,沙以2:1結束比賽。
賽後,佩爾特在釋出會上評價賈斯汀·沙,說她不像年輕小球員得分套路單一,一旦被限制就沒辦法了,說比利時人跟安玥兮、漢娜一樣,是個心智比較早熟的球員,她很期待她日後的成就。
比較高的一個評價了,沙擔得起這樣的評價。
‘還差三個月年滿18歲的比利時小將賈斯汀·沙,擊敗紅土高手佩爾特打進挑戰賽決賽’
好吧,這個新聞標題有點奇怪,按沙目前的世界排名根本不會去打挑戰賽級別的比賽,可現在是特殊情況嘛,為了臭味十足的金錢,大家克服一下。
這場半決賽結束後,輪到安玥兮和愛貝拉了。
作為老朋友老對手,第一次在泥地上交手,二人毫不猶豫的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開局便鬥得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