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玥兮在斯圖加特待過一年,經常在社群裡跟來自世界各國的居民小孩來往,學了幾句德語,與當地人日常交流完全沒有問題。
史密斯等教練也不責怪她參賽了還分心其他事情,看她像個小大人般將啦啦隊安排好,才不慌不忙走進球員備戰室。
小徒閒庭信步,其他球員嚴陣以待,透過對比,團隊們感覺格外地好。
這是王者自信!他們整個團隊都要有小老闆的這種冷靜卓然!
首輪,安玥兮對陣瑞士球員吉爾·泰克曼。
世界排名越是靠前的球員,前兩輪碰到的球員實力越弱,這是常識。
這個常識性規定,對實力弱小的球員就很不友好了。
正賽第一場就碰世界前十高手,如無意外,肯定是他們拎著包袱回家。這是成人賽場的殘酷!
斯圖加特保時捷大獎賽,作為經典且少有的室內紅土賽事,與一般的紅土地不同,室內紅土因少了諸多環境因素干擾,泥土乾燥,球速比硬地還要快上幾分。
這樣的場地,於‘硬地女王’來說,恰到火候,發揮起來竟比硬地場還要強勢霸道。
對手世界排名第48位,紅土成績一般,遇上安玥兮這個王者,連感慨都沒能發出,連二者間的實力差距都沒能把握住,就在一個小時內迅速敗下陣來,成為安玥兮送出的第一枚紅土蛋。
外界對安玥兮的評價再上一個層次,十分看好她在五月底法網上的表現。
漢娜、沙、愛貝拉、沈輕清等小夥伴也順利晉級第二輪。
次輪,安玥兮的對手可算得上老朋友了——柯勒·洛蒂,15歲的德國球員,曾在斯圖加特青少年賽事上敗於安玥兮之手。
只是那時候,德國球員作為頭號種子,而今天,德國球員只是一個從資格賽突圍的普通球員。
二者身份對調,卻不掩場內外激烈的‘爭鬥’。
安玥兮的球迷十分自信,一點不覺得對手會給她造成多大壓力。
柯勒·洛蒂的球迷則稍顯氣短,不斷地佐證或可贏球的機會,不斷地用贏球機率去反駁必輸的結論。
然而,在斯圖加特室內紅土場,比硬地球場的球速更快的這個球場內,安玥兮似領主般霸道,根本不給對手一點機會,狂風驟雨般的攻擊,直將德國少女擊潰。
紅土場不是攻勢網球的天下,卻少不了進攻的態勢,但安玥兮此舉,無疑將紅土場地內的攻擊模式發揮出來了。
小球、截擊、高吊球、直線穿越···精準地恍若用尺子量過!
技戰術方面,以快打快,快慢結合,剛柔並濟,都運用得十分嫻熟,尤其攻防轉換間的銜接,流暢得不行,光是經驗就不是對手可以比擬的。
資深網球評論員們大嘆,她根本沒有將室內紅土當做紅土場,這是作為‘硬地女王’的地盤,這是她的絕對領域。
15歲的德國球員堪堪抵擋了45分鐘,比吉爾·泰克曼還少十分鐘,便灰頭土臉地走出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