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舉辦的首屆巡迴賽紅土賽事,大牌雲集,支援力度大的原因之一是,只要靠著世界排名進正賽,不管第一輪贏還是輸,得到的獎金都能平掉整個團隊的花銷且尚有餘錢。
打一打又何妨?當免費旅行也好。
賽事組織者對球員們這種微妙心理的把握,實在太精準了。
知道內情的人,都覺得世上怎會有如此秀慧的人物,而且一家子都是,上天太偏愛了。
自從米國回來,史密斯教練有些日子沒有負責安玥兮的訓練了,他和安頊夫婦派來的人員到處遊說視察去了。
結果,到了談判桌上,史密斯教練才知道,他的作用僅僅是代表安玥兮,這個新晉‘硬地女王’的態度——她會參加,並且打出精彩比賽。
跟著中國網協及有關地方網球協會人員、梵音網球俱樂部股東代理人、三大國際網球協會負責人,一班人馬天天開會,天天做總結。
他明白一個道理,教練再會教球員,教出再優秀的球員,在談判時也無法跟商人們比口才。
尤其小徒的父母,那才叫做商業奇才。
他想,到明年,錦城說不定就是巡迴賽級別賽了。他很服氣。
想到這裡,史密斯教練覺得心跳有點厲害,隱約察覺了安頊夫婦花大量精力金錢辦這件事的最終目的。
國際賽?不!他確信,兩個商業奇才的野心不可能只盯在巡迴賽上。
史密斯是IMG學院的功勳教練,眼光毒辣,這些年只看中了安玥兮一個弟子帶在身邊,他的想法就不是普通人能看得穿的。
小徒的天賦,父母一點點搭起來的梯子,還有時光的沉澱。
這個年近五十歲的教練想,創造歷史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玥兮的訓練和參賽選單不能按部就班了,是時候做出更有魄力的決定了!
漢娜在錦網挑戰賽上提前出局,便跟團隊早早地去了安寧做適應性訓練。
愛貝拉半決賽輸球,馬不停蹄地去了珠海,打那站泥地挑戰賽。珠海站沒有多少強手,主要是為多打比賽,積累經驗。
她和團隊決心拿冠軍,結束後再迅速轉去安寧打紅土。因為泥地紅土性質差不多,不需要重新訓練。
沙在決賽輸給安玥兮,她跟安玥兮一樣打算,準備兩隊同行,先留在錦城密集訓練兩天,再留下一天去適應賽場。
提早出局的金花們跟愛貝拉的打算差不多,國內一共四站賽事,只有珠海和長沙的賽程重合,其他兩站都有時間去打。
金花二姐湯若即將奔三,傷病也多,賽程安排上,只打四站中的兩站,也就是錦城和安寧,錦網出局後就去了安寧練紅土。
金花三姐沈輕清26歲不到,但擇賽能力強,她去了長沙打紅土,以賽代練,可以無縫銜接安寧紅土賽場。
金花四姐言潔更年輕,跟沈輕清一樣也打了三站,最後去安寧。
再就是老將,金花五姐張如琪,年紀擺在那,打不動了,跟湯若一樣,只打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