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進行的是上半區普什卡列娃和漢娜的比賽。
兩人先後入場,拋硬幣選邊,熱身。
現代網球有一箇舊時代比不了的優勢,那就是可以透過播放對手比賽錄影研究對手,從而提前制定策略。
普什卡列娃和漢娜的團隊都是頂尖的,分析對手找出對手弱點是每一個團隊成員的基本任務,因此,在賽前,兩方團隊已制定好了全部戰術對策,就看兩人發揮得怎麼樣。
或者說,看兩人在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時如何反應,才是這場半決賽的看點和贏點。
因為兩方球員都不是好對付的角色,時常能打出令人驚訝的球路,並快速成長。
普什卡列娃目前名列世界第六位,非常在意拋硬幣時的運氣,球感不錯,喜歡切削放短,從昨日的表現來看,普什卡列娃最近進步了不少,尤其技戰術意識。
漢娜作為新生代少年球員,青春風暴之一,她的打法一直是兩段式搶攻和底線相持,但自從打完花旗銀行公開賽,漢娜休賽了近一個月進行秘密訓練,不僅將這兩個殺手鐧練得更為靈活,同時增加了隨球上網技術。
解說們也在向觀看直播的球迷介紹雙方球員基本情況。
捷克球員普什卡列娃在22歲時加入職網,球齡不過4年,在此之前,她在歐洲進修並拿到了博士學位,除去對她的狀態影響較大的宗教信仰,這位捷克球手其實是個學霸級球員,學會新的擊球技術的效率非常高。
擁有博士頭銜的普什卡列娃,球打得真心不錯,與她的學霸身份很相配,球迷贈送一暱稱‘博士’,十分貼切。
再看漢娜,不滿18歲的她已在職業網壇奮戰兩年多了,這意味著漢娜的文化程度其實很低,因為年紀小,比較能接受新事物,因而在網球裡成長很快。
不過,網壇球員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頂級球星只有初中程度,但架不住他們網球天賦和領悟好,漢娜就是這樣的球員。
這是兩人第一次交手。
場面一開局便呈膠著態勢,誰都想率先破發,卻誰也無法破發。
但漢娜會比較吃虧,她的兩段式搶攻是建立在發球優勢上的,隨著比賽的推進,一旦發球質量下降,就是對手攻擊她的機會。
因而,一發不進二發時,漢娜會選擇隨球上網或底線相持。
不巧的是,普什卡列娃今天的網前手感非常不錯,加上這個時代的女球員腳力都被一場場底線磨王比賽練出來了,大家的底線能力都不錯,漢娜上網的壓力比對手高很多,一個不留神就容易被打穿越。
這就是手段多樣化球員擁有的優勢。
賽前制定的策略無法算準每一球每一分,只能說是個大方向,其他的還是需要球員自己去想象去發揮。
第一次交手,比賽態勢從第一局一直膠著到搶七,普什卡列娃漸漸摸到漢娜的顧慮所在,頻頻上網給漢娜施加壓力。
即使第一盤被搶下,漢娜可發揮的王牌絕招又少一個。普什卡列娃持續壓迫漢娜得分手段的戰術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