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燕的建議對於李奇來說,的確是再適合不過了,要他向种師道、童貫那樣靠建功立威,這不太現實,這也不是他最擅長的方面,而且如今要麼不打,要打就是和金人打,這無疑也加大了立戰功的難度,所以他想要與那些將官打好關係,最好的選擇就是以利服人,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未來幾年抗金的主力,肯定是西北軍,靠河朔那邊的軍隊,這跟等死沒啥區別,那麼西夏市場無疑是李奇最看重的地方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李奇說的是輕巧,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那是困難重重,他倒不是擔心賣不出去,相反,他最擔心的是無貨可賣。
要想在這水平低下,純人工操作的時代擴大生產量,其一就是人手,其二就是原料。
人手倒是好找,外面的難民多的是,而且由於方臘起義以及上次王黼那一招殺雞取卵似的徵收軍餉,導致北宋的經濟遭受到了滅頂的打擊,許多財主都因此淪為難民,如今正處於恢復階段,這也給李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關鍵就在這原料上面,百分之九十的天下無雙都是水果釀製而成,雖然朝廷給予了很多原料,但是那些官員也並非都是傻子,他們主要還是根據宮廷的需求量為基礎,向御酒坊提供原料的,當然,李奇也佔了不少便宜,但是李奇若想將天下無雙賣向全世界,這就遠遠不夠了。
另外,罐頭也是需要水果的,由於肉罐頭成本高,消費群體比較狹隘,而且相對於水果、蔬菜罐頭而言,利潤也少,所以李奇還是主打水果、蔬菜罐頭。要知道這蔬菜、水果罐頭可是擴張海外市場的最佳利器,因為當初罐頭的出現就是因為出海人員長期吃不到新鮮的水果,導致得敗血症,所以罐頭在海外走俏,那是必然的。
李奇曾已經和蔡敏德簽下了一份水果供應合同,但是目前看來,他那點根本不夠用,為了得到充足的原料,李奇打算雙管齊下,先是與幾個大果商板簽訂合約。然後又派人下江南找果源,另外他還打算在附近也弄上幾個大果園,自己生產原料,要是原料全由別人掌控,那他會顯得很被動。
可是由於北宋的土地資源已經日益商品化了,在買撲場裡時常可以看見土地的轉賣,也正是因為如此,炒地的地主也越來越多了,所以地價也隨之高漲。特別是在東京這等繁華的地方,更是不得了,當然,風險性也大大提高了。很多處於地主階級的上層也可能衰落破敗。
不僅如此,若是李奇把錢都拿去買地了,那手頭上的資金將會相形見拙,對於醉仙居以及其它業務的發展都將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慢慢收購地的話,那又太緩慢了,與他的理想背道而馳。
因為北宋歷來都奉行不抑兼併的政策。官僚、地主不斷的兼併土地,導致大地主手中的地越來越多,農民手中的地是越來越少。
李奇或許是唯一一個沒有田地的財主了,他當初幾乎都是購買商鋪,根本就沒有想到去買地,他現在真的很恨宋徽宗為什麼不賞他個幾百畝地。
好在他認識的官員都是宰相級別的,像什麼蔡京、白時中、高俅等人,個個都是大地主。
李奇一連三天,開始輾轉個個大臣府邸,從蔡府到白府,再到太尉府,甚至梁大太監那裡也沒有放過,這才幾天功夫,就讓他弄來了將近四百畝地,當然這可是要給租金的,不過租金是相當便宜,這倒不是說高俅他們都是傻子,只是因為李奇也沒有要什麼良田,都是一些還未有開荒過的土地,畢竟他們的地實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沒有閒置在那裡,典型的是佔了茅坑不拉屎。
李奇正好幫他們使用,因為東京四周都是河流,所以土地肥沃,種種水果應該問題不大。
地忽悠來了,接下來就是僱農了,李奇立刻讓小玉往外發放招人啟示,另外他又開始從流民中尋找有經驗人士。關於人手方面,李奇真的是一點也不擔心,畢竟這年頭的人,只求溫飽,不求享受。
等到這一切落實以後,李奇又找到种師道,隱隱表達了自己想僱傭西北軍替自己走私天下無雙、罐頭的想法。
种師道好歹為官這麼多年,豈不知李奇是想借此與西北軍搭上關係,也知道這肯定是趙菁燕出的主意,不然李奇早就來找他了。他二話不說都答應了李奇,反正駐紮邊境的軍隊都走私,這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立刻修書一封派人送給他的弟弟种師中老將軍。不過這封書信只是告訴种師中這事,具體怎麼操作,李奇還在考慮當中。
這個种師中可也是一位名將呀,長期駐紮在西北,在西北軍的威望甚至超過了种師道,只可惜最後被奸臣逼死在靖康之變上。
想不到這兩兄弟都是走私頭頭呀。當李奇得知种師道是給他弟弟發書信時,那眼神看的种師道都老臉一紅,立刻義正言辭的告訴他西北軍的艱苦生活,走私只是無奈之舉,然後將他轟出辦公室。
等李奇出來以後,才發現那是他的辦公室,怎一個尷尬了得。
隨著李奇的外貿業務漸漸形成,其中複雜的利益關係網也讓醉仙居那畸形管理模式的弊端暴露無疑,這幾天簡直就是一團糟,做了太多的無用功,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集團公司的成立已經是迫在眉睫。
關於集團公司的規定、文案以及章程,李奇都已經全部制定出來了,而且早在年前,李奇就在西城金水河邊上買下一棟三層高樓,要不是因為還需要裝修,李奇早就坐進去了。
這一日,田木匠那邊終於傳來訊息,這辦公大樓裝修完工了。
李奇是喜出望外,迫不及待的叫上秦夫人、吳福榮、小玉、白淺諾、季紅奴幾人浩浩蕩蕩的趕往西城。
來到金水河邊上,遠遠望去,河邊挺立著一棟三層高的大樓。其實這樓跟李奇還挺有緣分的,以前大樓原本是一家酒樓,當時也參與了殺豬巷事件,給李奇整的元氣大傷,後來酒吧、美食街的出現,又搶走一部分客人,導致它走向了倒閉的命運。
簡單來說,就是給李奇幹到的。
無奸不商的李師傅自然不會有一絲憐憫之心,反而覺得這一切都是天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