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學的聲音透亮,又有著堅韌。
他開口第一句,容易把觀眾的情緒勾住。
如果讓李昱來,開口就是騰大爺那樣的跳躍式唱法。
那就不是勾住觀眾情緒,而是讓觀眾釋放情緒。
歌曲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就得不到很好的詮釋。
不過,騰大爺的唱法,有他自己的特色,以及對歌曲的理解。
只不過觀眾聽了,是流於表面,糾結於他的唱法,認為很搞笑。
但其實他唱的《隱形的翅膀》,是另外一種力量。
那種力量,叫鋼鐵之翼。
姜學一開口,聚在一起的練習生們即刻散開。
等姜學唱完第一句,他就向後退。
接著左右兩邊各前進一個人,手上帶著動作,同時接第二句:
“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
這兩人又向兩邊散開,中間走出來三個人,一起唱: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飛過絕望;”
“……”
這首歌屬於校園民謠。
唱的時候,其實不需要有過多的舞蹈動作。
民謠需要恬靜的表達方式。
加上歌曲本身就很優秀,那麼就得讓觀眾的注意力放在歌曲上。
而不是跳些花裡胡哨的舞蹈,把觀眾的關注重點帶偏了。
但也並不意味著,編舞就很簡單。
由於沒有借鑑的,前世的娛樂圈並沒有男團或者女團唱這首歌。
李昱在設計舞蹈動作與歌曲的精神核心相配時,想到了七八十年代的紅歌舞臺。
那裡的舞蹈,穩重與跳躍有序變換,舞姿舒展而不失熱烈,悠揚而動感。
既簡練,又豐富。
既通俗,又高雅。
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像陣陣東風吹拂、昂揚向上,充滿激情的律動。
而歌曲《隱形的翅膀》本身,所要表達的精神,便是倔強不屈,永不放棄,堅定信仰,在一片絕望之中,依然堅定有力地充滿希望。
兩種精神,是相通的。
李昱僅僅只是考慮了幾秒鐘,就決定將二者結合在一起。
如今在舞臺上剛一展現,頓時掌聲雷鳴。
【收穫震驚值55】
【收穫震驚值65】
【收穫震驚值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