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孩子而已,就在沒有任何人指點的情況下組裝出來了一臺人力水車。
雖然花了一個時辰,大約兩個小時左右,但是這已經是相當巨大的進步了,至少比起那些熟練的木匠和其他的匠人,他們這些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還是想當的具有參考性的。
這些孩子只是認得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只是知道同一組數字要組合在一起,這樣最簡單的規律,就可以把這個人力水車組裝好。
“你上去試試看吧!”李航朝著贏允努了努嘴,這個新式的人力數次和不算什麼新玩意,但是就是這種不算是新玩意的東西,卻可以在這個時代掀起驚濤駭浪。
不必玩什麼詩詞歌賦,自己只需要好好的把科學貫徹下去就行了。
“這種組裝方式就算是孩子都能看懂。雖然我知道很多的工坊有更多的更好的專業的工人,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要發動所有人來做這些事情,把一些簡化的東西儘可能的做到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就是最好的!然後你就可以看到製作出來的這些東西就連孩子都可以拼接起來。”
論複雜程度,後世一個幾百個零件的模型,比一個人力水車要複雜多了。
但是就是這樣,哪怕是完全的新手,也差不多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搞定,而這種時候這些東西就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條件。
這也是為什麼李航要將這樣東西推廣的原因。
因為真是太具有象徵性了。
一旦水車這種玩意推廣開來,那麼其他的東西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贏允好奇的騎了上去。
在附近一個崎嶇的小水潭裡頭將裡頭的水給慢慢的打了上來。
雖然說效率上也不算什麼高效,但是對比那些用人力,用繩子去拽的方式,這種方式無疑高效很多,而且具有連貫性,若是在上方連線一個水渠,只需要幾個人在上頭慢慢的踩水車,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提供進入到這個水渠中。
“唯一的麻煩就是大小尺寸問題,這種東西的主要原材料是竹子,而且要求基本上都是一樣大小,這就非常的麻煩,所以在推廣這種水車的時候,我是建議讓各地的人大量的種植竹林。並且最好是大規模的擴充套件竹林的面積,同時大量的種植樹木積攢木材,這樣我們在未來就可以製作更多的木質的一些水車、風車,甚至是一些簡單的農具。”李航一邊說一邊拿起了農桑那本書。
農具!
贏允雙眼放光的看著李航。
自古以來都是農業是根本,就算是李航現在工坊四處林立,也是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農業上頭。
這種做法讓贏允很是欣慰,至少李航沒有迷失。
很多人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之後開始轉投商業這都是很正常的,很多世家都是如此。
可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是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