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好歹是南方博物院的特聘專家,平時的行程,除了大學學術交流會議,就是各種墓葬的發掘和保護工作,以及國寶鑑定。
唐三彩他也見過幾好幾次。
“李教授真是專業,還戴手套。”
“當然得戴手套,這種古董稍微一碰,加快腐蝕,影響觀賞性,價值是會大打折扣的。”
“期待李教授為我們鑑寶。”
“李先生在三江市出差,恰好有空,要不然還真不好請到。”
廠長納悶:“李先生平時搞不搞收藏?還是一門心思為國家鑑寶?”
“您老人家渠道多見識廣,這件東西就讓給我們吧。”
“主任,趕緊把紅蓋頭掀了,又不是大姑娘坐紅花轎,頭一回。”
交易前的鑑定工作都還尚未開始,大家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見三彩瓷的真面目。
李莫若還是在詢問周陽的意思。
“可以開始鑑定了嗎?”
廠長道:“小周,開始吧,再等太陽下山了,黃花菜都涼了。”
周陽望了眼窗外,想著還得等那位值班大爺。
“開始吧。”
他不打算掃大家雅興。
從硯臺開始,到屏風,再到最後的壓軸三彩瓷。
值班大爺應該趕得回來吧?
李莫若輕輕自下而上揭開第一塊神秘面紗,露出那隻方石。
只見他從上衣兜裡取出一隻放大鏡,便對著石頭端詳起來,將正面觀看詳盡,又觀看背面,最後再觀察幾個側面。
最後,他輕輕放下石頭,頭偏向下方眾人:“這是一塊硯。”
“端硯。”
聽到這,廠長瞬間失去興趣。
硯臺用來幹嘛的?磨墨的。
文人的東西,他最不感興趣。
拿來當板磚砸人都嫌小了。
就算是有名氣的端硯又如何?不頂用。
博物館方面也沒有波瀾,他們的興致在三彩瓷上。
李老闆和董萬平雙方都很積極。
“李先生,能詳盡一點嗎?”
“對啊李先生,這硯如何,價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