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九章 計議修路

另一位長者帶著讚許的目光說道:“小遠,雖然鄉親們知道你賺了一些錢,但修路可不是小數目。“

“站在村裡的角度,我是一萬個想修這條路。“王組長嘆了一口氣,“但是從小遠的角度想,又有些於心不忍。“

張遠趕緊說道:“鄉道修好之後,不僅對村裡有好處,對我的產業也有數不清的好處,比如解決運輸問題,出的錢一點都不虧。’’

張遠的這番話有一番道理,畢竟他心裡確實有這樣一層打算。

張民也表了態,“這也是應該做的,鄉道對村裡是好事一樁,我這個當爹的肯定支援,放心,我家小遠說到做到,不會食言。“

修路的時算是定下了,接下來有討論了實施計劃。

王組長開口說:“想要修好路,還是要在城裡找合適的承包商。“

所有人都看過去,王組長接著說道:“大家應該還記得,祝小凡吧?“

這個名字在張崗村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張遠也不例外。

祝小凡和張遠差不多年紀,小時候一起玩過一陣,不過那時候祝小凡比較孤僻,沒什麼愛好,也沒什麼朋友,一直都是抱著書本,刻苦學習。

對於身為留守兒童的祝小凡,這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祝小凡的父母,在他剛出生不久,就外出打工,再也沒回來,之後祝小凡的爺爺因為意外事故去世,只能和奶奶相依為命。

如此家境情況,祝小凡的成長非常艱苦,多虧有村民們的接濟,連他上學的費用,都是村民們湊的。

祝小凡發達,大概從上高中開始,他是村裡唯一考上了重點大學的人,畢業後也沒回過村,據說在城裡一家大公司工作,不到兩年,被副總的女兒看上,入贅過去,就此發達。

後來,祝小凡在村裡的聲譽不是很好,有村民找他辦事,基本被一口回絕,時隔多年,再也沒有回來給爺爺奶奶掃過墓。

因此,王組長說起這個名字,長者們都不看好。

王組長勸說道:“就當是個嘗試,再怎麼說,他畢竟是村裡出去的,修路又是大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不定他願意出力。“

張遠若有所思,自從祝小凡離開村子,張遠就再也沒跟他見過面,最後的印象還是大概十歲出頭,那時候的祝小凡便已經和同齡人疏遠開了。

王組長也不含糊,立刻讓張遠開車跟他去城裡走一趟,見祝小凡一面。

路上,王組長自信的表情不見了,取而代之是顯而易見的凝重,“小遠,你對祝小凡怎麼看?“

張遠回憶道:“小凡比我大上幾歲,他的性格你也知道,很少和我們主動交流,也不和我們玩在一起,甚至感覺有些天然的敵視我們。“

“敵視?“王組長嘆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小時候過得不如意,我在外打拼的時候,幾次想方設法打聽他父母的訊息,一直都沒有任何線索。“

祝小凡與其說是留守兒童,實際上大家一直都拿他當孤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