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幾人卻是沒吃,此時也是真的餓了,就沒有推拒,戰戰兢兢的跟著韓林去了廚房。
等看到廚房裡那品種齊全的早飯時,幾個人都紅了眼眶。
分家出來後,雖然說駱小菊在家裡做了很多貢獻,時不時買回家一些東西吃,買好衣服穿,甚至還蓋了磚瓦房。
但是駱小菊從來都沒有給過家裡銀錢,更是固執的不允許家裡人給駱小冰做工。
所以駱小菊走後,家裡就真的是一窮二白,只剩一點餘糧而已。
加上家裡又沒有被分到田地,雖說駱大壽也有去鎮上找工,可是找工哪裡這麼容易?
王氏怕後面會斷糧,所以都是一天吃兩頓,沒一頓都是湯多米少,湯碗裡清澈的都能當鏡子照了。
所以四房這幾人,其實相當於餓肚子餓了好幾天的。
如今看到這麼豐盛的早餐,如何不紅眼?
如今廚房更多的是姜老太在把持,見幾人這般模樣,也心知是這幾人餓狠了,怕他們放不開吃喝,於是給每人盛了一大碗的粥,又每人分了一個大白饅頭一個肉包子和一根油條。
“你們先吃著,不夠自己再拿。”
姜老太說完,就跟新來的廚娘端著碗出了廚房。
四房這些人怎麼吃完這一頓的自然不必細說,等吃完這頓後,四房這些人對駱小冰心中早已經只剩下濃濃的感恩,心中發誓往後一定要好好種好菌菇,好不辜負駱小冰的一番好意。
之後,四房的人見了駱小冰,駱小冰了解了一下四房的基本情況後,就讓負責掌管菌菇這塊的長工去四房幫忙。
長工的主要任務是幫忙四房搭建種植菌菇的立體架子,然後傳授他們種植的法子,等做完了這些,才向他們提供菌包,這件事便也算完了。
而村長張德望跟陳家村的村長都願意讓出土地建學堂,如此建學堂的事情就板上釘釘子,建學堂的事情也開始了,並且學堂的福利也都傳了出去。
大興村和陳家村的村民自然感念駱小冰,而做工的那些人在工作的時候也越發的賣力起來,就不想辜負駱小冰的恩情。
也是因為學堂的緣故,後頭也導致了駱小冰的工廠裡招工不愁,十里八村的都以在駱小冰工廠裡做工為榮……當然,這是後話。
……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三月二十八,張大郞娶親的日子。
因為這次張大郞娶親新房在鎮上,加上張大郞以及張家人也都不想在村裡成親,因為這樣會想起來娶妙翠蘭時的場景,所以張大郞娶親,就在鎮上新買的房子上。
好在新買的房子也足夠大,能夠擺一村人的酒席。
這日一早,駱小冰帶著樂樂和正好休假的安安就到了張大郞的新家開始幫忙。
說是幫忙,其實張家並沒有什麼讓駱小冰做的。
要說真叫駱小冰做了什麼,那就是叫她做個全福人。
當然,傳統上的全福人得兒女雙全,夫妻和睦,還得父母建在,駱小冰肯定就不合格。
但是張家,乃至潘家,都覺得駱小冰是個有福氣,有才氣,有運氣的人,都同意駱小冰當全福人,駱小冰最後也沒有推諉。
而安安和樂樂這對龍鳳胎兄妹,也在張大郞的婚床上去滾了一圈,寓意是兒女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