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質上就像是在炒房一樣!
每歷經一難,擔子的分量就更重,經文的“價值”自然而然也就更高。
相較於“炒房”欺騙的是“人心”,而哄抬經文的價值,卻是欺騙的是天心。
而這也是佛道天庭心照不宣的計劃!
當經文的價值被炒的足夠高之後,也就可以用來“償付”給上天,用來還清曾經的“欠款”。
而在這個過程中,天庭、道門、佛門,乃至於龍宮,已經萬壽山鎮元子,海外三島的壽星,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了其中。
無論是劫難也好,還是幫助取經隊伍渡過難關也好,本質上都構成了“一難”。
想到此處,秦雲不由擰起了眉毛。
若是所謂的“西遊大計”,本質上是佛門、道門、天庭三方聯合導演,彼此心照不宣,那或許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想到不久前,他和老君的密談,秦雲不由感覺有些難堪。
小丑......或許是他自己!
仔細想想也是,無論佛道怎麼鬥,但本質上都“鬥而不破”。
至於重量級的大佬,其實一個都沒死。
莫說是重量級人物,就連坐騎都沒有犧牲。
道爭,哪兒有這麼溫和的?!
想想十字軍東征,再想想各種宗教戰爭,哪次不是血淋淋的?
若是雙方是“盟友”,卻是一切都說得清了!
現如今,大家都不過是“友情演出”罷了。
秦雲重新梳理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由想到了如來佛祖曾經要求他償還因果——渡他度過劫難。
當時。
秦雲思考的是無天佛祖統治三界之劫!
所以,秦雲也沒有多想。
現在想想,事情或許沒有那麼簡單。
事情是否可以理解為,三界即將迎來一場大劫。
而這場大劫的根由,或許是因為仙神佛這些年“虧欠”了天地太多。
所以,這場大劫不可避免。
為了渡過劫難,這些大能們就想到了一個“欺天”大計——西天取經!
秦雲越想越覺得可能!
因為,在西遊世界渡劫的手段,本質上就是......躲!
譬如。
七十二般變化,本質上就是躲三災的神通妙法。
而這次西行取經,則是透過不斷“炒作”,人為抬高《三藏真經》的手法,從而以最小的代價,還清更多的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