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光宏大,普照諸天。
隆隆道音迴盪在五行大洞天,那恐怖至極的元氣在世界外圍蓄力。作為洞天之主,昆昱能感受到另一個上品大洞天對映來的力量。
如果再不控制,兩個大洞天就要撞上了!
就在這時,一座神聖縹緲的宮殿出現在五行大洞天上空。宮殿門戶開啟,悅耳天音伴隨禮讚聲取代隆隆道音。同時,太微大洞天的力量溫順下來,自動凝聚在彭禹周遭。
“聖王殿?”
彭禹微微一愣,他能感受到一股力量從聖王殿投下,自己凝聚的儒門道果一下子拔高到和幾位儒聖平起平坐的地步。
“聖……聖王?”
昆昱眼神古怪。
他證道後,聖人精神觸及冥冥中的聖王殿。但他晉升倉促,還沒來得及去裡面瞧瞧。
但……但現在看,昆昊凝聚的儒聖道果怎麼跟昆吾氏的聖王殿牽扯不清?
倪神月喃喃道:“應天治民,聖王神道?”
孟平章盯著彭禹,似乎從他身上看出一朵花來。
作為前朝的大儒,他見多了昆吾氏的神王。明白昆吾神王的水分。在眾多神王中,唯有具備聖心的神王,才擁有神皇繼承權。
如今彭禹證了儒門聖人,引動聖王殿。這豈非說明,儒門的道果配合昆吾氏的王氣,便是昆吾氏專屬的聖王果位。
白師傅面色猶豫,暗暗思忖一番後,決定幫學生撐場子。他開口道:“六殿下證道,似乎借了昆吾神王的力量。這種道果並非正經的儒門聖人,恐怕不好作為常例。”
剛說完,又有一位大儒開始突破。
王伯正閉著眼,感受瀰漫在彭禹身邊的聖王光輝。隱隱然,他有所觸動,太微大洞天再度投射力量。
他跟隨彭禹多年,太微大洞天內的最高領袖雖然是昭王。可關於文化教育,統統是他親自打理。
若論昭王“平天下”的功績,自然少不了他一份。
此外,他作為皇子講師,也可說聖王之師。恰好符合儒門傳承的“帝師”之道。
感悟冥冥氣機,王伯正也跨出最後一步。
“今天是怎麼了?儒聖不要錢了麼!”張子昌等人心中吶喊。一日之內,這是第六位儒門聖人了。
璀璨白光後,王伯正終於跨入夢寐以求的第五境。
但他身上的聖道光輝很弱,境界不穩,隨時都有跌落的可能,勉強可以說是“亞聖”。
白師傅閉嘴。
如果說昭王證道是特例,那麼王伯正的證道,無疑說明昭王展示的道路可行。
而且在王伯正身上,這些大儒們看到另一些東西。
從龍之功!
輔佐聖王得道,可以讓他們一步登天!
王伯正的儒道修為在眾大儒中只能排在中上。可憑皇子講師的身份,這些年追隨昭王教化一界,將儒門治國、平天下的功業完成,直接成了亞聖。
那要是換成他們,豈非也有這個機緣?
這實打實的幹事,可比追求虛無縹緲的“五德感應”靠譜多了。
幾位儒聖站在中間,彼此交流起來。
“倪先生,你怎麼看?”
“修自身品德,感悟天地大道。實幹教化,成就平天下之偉業,都有路徑可尋,是我儒門兩條證道。”
“此外,儒門道果也不僅僅是聖人果位,王道、帝師皆可成道。”
倪神月思索後,又道:“一個論跡不論心,一個修心不修德。可看似衝突,卻又殊途同歸,可二道並行。”
以功德論,彭禹指出的道路就是積累外功,自然成聖。昆昱的道路是修行內德,由內而外,感天成聖。
證道之後,二者並無區別。
但這背後,關乎兩位皇子的暗裡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