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晨等人拿了入場牌,順利的找到位置,坐下來,等待考官送來命題試卷。
一通鑼鼓,主考官走上舞臺,“今日中試,就是抽籤做題!”
“當然,今日的命題也不會有太多的主題,大概35個命題,這樣也可以分辨選手的高低區別!”
下面的人紛紛議論,“看來,只要有些人提前知道命題,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了!”
而這些知道命題的人,估計大多是朝中的子弟,透過這樣的方式,把名題找人提前準備幾個,自然比較其他普通人容易多了。
難怪有這種直接交報名費進入中試的辦法了,諸葛晨不禁有些許的失望,看來魏朝這個詩詞大會也有暗箱操作的地方了,真還沒有外界說的那麼高大上。
即便有暗箱,但是隻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是有機會的。
諸葛晨今日帶了一條藍色的頭巾,坐在眾多的文人之間,倒也不是十分突兀。
眾多文人中,既有年輕的學子,也有年齡大一些的成年男子、甚至中年書生。
也有一些朝中家眷,前來看熱鬧的,特別是來看帥哥的,比如司馬月一樣的人,大有人在。
一些官宦家庭的小姐,也喬裝打扮,出來看看,魏國的文風如此,附庸風雅,女子好嫁之人,除了將軍,就是文人了。
所不定這些人之中,就有未來的朝中大人,或者社會名流。
其實這個年代,只要稍微有點知識文化的人,就業還是比較好的。
“現在我宣佈,中試正式開始,請大家安靜!”
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科考流行,這個詩詞大會也算是民間和官方結合的一種模式,算是科考的雛形了。
諸葛晨抽到命題信封。
“請你以前途為命題,做詩詞一首!”
諸葛晨看到這個題目,自認沒有辦法寫出很好的詩詞,只能從後世的唐詩宋詞中去搜尋了。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第一個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
這裡面怎麼沒有詩仙李白和詩聖杜普呢?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詩仙李白,李白有一首詩詞,叫《行路難》的,不是正好用於寫前途的嗎?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 ,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還是瘦金體,諸葛晨假裝思考了半響,刷刷刷,停停頓頓,接著一氣呵成,把這首詩寫了出來。
後面觀望的人群中,司馬月時而站起來,往前面的文人當中打量,下面究竟誰是春日的作者呢?
前面的人紛紛交了捲紙,當中不乏一些還算勉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