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賢王沒有回答他,催馬向前。秋吾連忙催馬跟上去。
奉心閣去紫林約一百三十里地,二人急鞭催馬,趕在正午之前到了紫林北山一個叫飲馬池的地方,在這裡稍作休息。
本以為‘訪紫林’只是個藉口,卻真的到了紫林,秋吾更加疑惑,卻不再追問。其後的路就信馬跟在武賢王后面,欣賞起一路的風景來。
在武賢王的帶領下,兩人到了紫林深處的山裡。
這是一座很清秀的山,比二八年紀的姑娘還要秀麗。開著很多秋吾沒有見過的花,山坡上散放著十餘隻綿羊,但沒有看見牧羊人。
又向前走了一小段路,兩人進入一處山谷,景色跟外面沒什麼差別,但要平坦許多。山谷不大,大概策馬半刻鐘就能跑到頭。
左邊的山坡下坐落著五六間茅草屋,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了。
秋吾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草原上的人隨水草遷徙,住慣了帳篷,是不會搭建這樣的草屋的,所以這裡的主人來自上邦,而且根據房屋樣式,可以斷定他的故鄉在江南,山谷裡有稻草就是最好的證明。
秋吾細細的看著山谷裡的一切,想要猜出隱居於此的是個什麼人。
他還沒有想出頭緒就已經到了草屋跟前。武賢王下馬叩門,屋裡出來一頭髮花白,著粗布麻衣的老漢:“聽到敲門聲,就知道是殿下尊駕來了。”
秋吾吃驚不已,他完全想錯了,這個人不是來自上邦,他不僅長著草原漢子的臉,而且也有一口草原漢子的聲音。
“此人是誰?”秋吾心裡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武賢王微笑著遞上一包禮物:“打擾你了。”
老漢不接:“殿下有心了!能得殿下掛記老漢感激不盡。但老漢自閒放山野,便只吃自己種的糧食,也只穿自己做的衣服。長生天為證。”
武賢王收起禮物,老漢這才笑呵呵的把兩人請進屋裡。
問起武賢王的來意,武賢王說:“我一路南下,到了這裡不能再走,就來打擾了。”
老漢皺起眉頭,哀嘆說:“十餘年前,殿下領兵五萬紫林安營,當夜,若州城內同室操戈血流成河。今日殿下又到了這裡,不知又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要被掠奪。”
秋吾聽了這話立刻就要發怒,但被武賢王及時拉住。武賢王說:“您誤會了,我來這裡只是遊山玩水,只有我兄弟二人。”
老漢望了一眼秋吾,似已對他的一切洞然於心。秋吾心裡‘咯噔’一下,竟變得有些慌亂起來。自征戰百族以來,這樣的感覺還是第一次。
老漢並沒有理會秋吾,跟武賢王說:“不要說兩個人,就是殿下一個人過了紫林,若州城也同樣要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