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兩日,如顏精神也就恢復了。
她一邊實驗草藥,一邊看著丫鬟在院裡放紙鳶,,時間就這樣平靜滑了過去。
甄家表哥處理了這邊的生意之後,也就回去了。也沒有再聽到甄氏提起婚姻之事,如顏鬆了口氣。
她實驗成功那天,天氣十分的晴朗。
待嫁在家的如意估計是十分無聊,又提著兩盒零嘴來找如顏聊天。
如顏有點好奇的問她:“你的嫁衣開始繡了嗎?怎麼覺得你十分空閒?”
這點軟釘子,好脾氣的如意是不會看在眼裡的,她撇瞭如顏一眼,輕飄飄的說了一句:“我母親來信了。”
如顏就露出一副願聞其詳的神色來。
如意就說:“信是半個月前寄的,估計人已經在路上了,但是父親……沒法回來。”
兗州府距離越城的距離是比較遙遠的,而身為兗州府同知的柳二老爺是無法在沒有皇帝的命令回到皇城的,就算是女兒的婚禮也不例外。
如顏的婚禮在今年年末,她母親回來越州就是專門來籌備婚禮的。
想起婚事,如嬌的婚禮也是快了,她嫁人的時間比如意早,在今年七月,夏天出嫁可是夠熱的,不過也比冬天好。
不過這個是對於如顏這個怕冷的人而言了。
所以最近她頻繁的進出,除了仗著紫葉武功高之外,也是因為她的母親在為如嬌的婚事忙碌著,沒有時間管她。
顯然如意也跟她想到一塊去了,“要不要去看看三妹妹?”
如顏想著那已經實驗出來了的藥材,猶豫了片刻,但也覺得不急在一時,便就同意瞭如意的邀約。
如嬌確實很忙,滿院子都堆滿了需要收拾的東西,有一半已經收拾整齊,方方正正的盒子上都貼上了紅紙鴛鴦。
而如嬌身邊的大丫鬟縷衣見到兩位姑娘,忙過來打招呼,將她二人引到了如嬌的閨房中。
她倆也算來得巧。
如嬌正在薰染嫁衣。
這是當下十分重要很流行的一種風俗。
出嫁前三個月每隔半旬便薰染一次,分月染香,用自己最愛的香味,好的人家,會提前準備好薰香,用的材料之複雜令人咋舌。
待到了婚禮當天穿上,香味凝實但不濃郁嗆人,更顯得新嫁娘的動人韻味。
大紅的嫁衣式樣複雜,花樣用金線勾畫著雀尾相連的圖案,除此之外,還有喜鵲、牡丹等等,暗紋、浮紋,在亮堂的房間中,熠熠閃閃。
鳳冠霞帔是這個時代少有的,即使皇室是預設民間使用,但其價格貴重,一般人家根本買不起。
由此可見,柳如嬌嫁妝的豐厚。
要知道如意準備的嫁衣就不是紅色,而是常見的青色。
如嬌與其未婚夫陳世聰從小長大的情分,由此可窺得一斑。
許是婚期臨近的緣故,如嬌以往那種高高在上的冷硬少了許多,那種專屬於待嫁少女的嬌羞沖淡了她的高傲。
但是她明顯也有些心不在焉。
如顏如意與她沒聊多久,便也知情趣的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如意悄悄的說:“我感覺如嬌有些不對勁。”
如顏說:“快嫁人了,難免有些心神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