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問了一句。
“那你可知道此事有多難成事?”
荀惲以為荀彧是贊成自己的決定了,因此馬上滔滔不絕的把話說了出來。
“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此舉雖難,但事在人為,也不是不能做到的,況且...”
荀惲還想繼續說下去,但荀彧已經是不耐煩的止住荀惲了。
“話說了如此之多,那為父問你,若是你等真的將王上刺殺於王宮之中,那後果是什麼?”
後果?
荀惲不假思索。
“自然是恢復漢室正統,陛下親朝,海內晏平了。”
聽到荀惲這樣的回答,荀彧是徹底的苦笑起來了。
曹**了就天下太平了嗎?
非也。
曹**了之後的結果,反而是天下好不容易有的和平會被後來的戰爭取代。
《英雄》中,荊軻刺秦王,為何荊軻在得手了之後卻不動手呢?
他傻嗎?
不!
是因為荊軻明白。
殺秦王,只會給天下帶來更多得動盪,更多得殺戮。
而不殺秦王,雖然也有殺戮,但只是短痛而已。
長痛不如短痛。
很顯然,此時的曹操就如同秦王一般。
現在有曹操在,那些地方勢力都如同鵪鶉一般,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但若是沒了曹操呢?
那結果如何?
難道不是群雄並起,天下紛爭?
哪還有漢獻帝的事情?
而皇帝只不過又換了一個地方,換了另外一個控制他的人罷了。
甚至還可能過得不如現在這般如意。
這也是荀彧不反抗曹操的原因之一。
在漢室與天下黎民之間。
荀彧選擇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