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雨馨淡定自若,親自一一解答,解惑各位大臣,心中疑問。
她並未告知真相,只稱聖上昏迷清醒後,體魄虛弱之極。
聖上口諭豐餘公主,讓她攝政監國。
太子與各位皇子們,暫時被聖上,留在避暑行宮陪駕。
等到聖上的身體,恢復如初後,他們再一起回宮。
豐餘公主之言,眾大臣自然不信。
可是豐餘公主,手持金龍令牌,如聖上親臨,眾大臣也不敢造次。
她又有聖上口諭,他們雖然不知避暑行宮,到底發生什麼,但卻不敢質疑豐餘公主。
此時紀雨馨,也不在乎他們,如何猜想?
各位大臣,正各自沉思時,跟隨紀雨馨一起回宮的四位大臣,從朝堂班列中走出。
四人向紀雨馨,行過大禮後,各自開口,證實豐餘公主所說,並無虛假。
四位大臣跟隨聖上,前往避暑行宮,眾大臣們,早已知曉此事。
見四人作證,眾大臣們,方才不得不信。
他們內心,雖有許多不明之處,但卻毫無辦法,再不敢強行質問豐餘公主。
其中那些與太子、各皇子、和親王等人,各自交好的大臣們,也不敢再問。
他們至始至終,也沒得到避暑行宮內,傳出的訊息。
此時他們也不知,從小並未露過面的豐餘公主,為何突然現身皇宮,變成攝政監國?
此時他們,早已似熱鍋上螞蟻。
他們之前,得不到避暑行宮內,任何訊息,一直忐忑不安,等候於府中。
可他們得到口諭,進宮之後,本以為進宮後,便知一切。
可他們進宮後,更是不明所以,又不知所措,好似繩索勒緊脖頸,有些喘不過氣。
各自想到最壞結果,越想越怕,那些大臣全身,早已冷汗直流。
紀雨馨親口解答一番後,轉身坐回宮椅上,取出一道聖旨,交給一側的太監。
那太監恭敬接旨,面向諸位大臣宣讀聖旨。
聖旨大致內容,高漢良大將軍,年事已高,免去大將軍之職。
收其所持虎符,暫由陸沉將軍持虎符,代替大將軍一職。
從即日起,御史大夫姜巍,丞相李源基,尚書令袁榮,禮部尚書鍾雎,高漢良暫留宮中議事。
等到聖上痊癒,回宮之後,他們方可回府。
從即日起,任命左衝芝,為燕國監政,輔佐豐餘公主,攝政監國,同樣暫留宮中。
堂下朝臣,見聖旨未提眾人,也未抓捕任何人。
他們各自官職,並無任何變動,堂下所有人,好似大鬆一口氣。
豐餘公主留下數位重臣在宮中,其他大臣們的職務,暫不變動。
其實也是紀雨馨、左衝芝、袁榮、左玄、陸臣、梁鍾幾人,商議的結果。
他們商議結果,主要是想穩住朝局,等姬雛回朝登基後,新皇再行處置朝政。
既然快至天亮,紀雨馨開口提出,繼續朝會,眾議燕國事務。
各位大臣們,該上奏的上奏,該商議的商議,該處理的處理。
宮中朝堂之事,紀雨馨等人,如何處置,此時谷魚等人,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