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聽說高密縣已經辦了一個雞場和兔場,收穫不錯。王大令不肯落後於人,自然要著力跟進。
想想這位大令上任以來,待人和氣,為官清廉,一個月裡有半個月是在鄉下奔波。
遇上這樣的好官,能幫襯總要幫襯一把。何況養蚯蚓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把菜葉、爛果子單獨堆肥當蚯蚓的飼料就行了,比地裡用的堆肥還簡單些呢。
王老五聽出農老的意思,連忙又是道謝。村老嘿嘿一笑,跟著農老去下一家的地裡繼續查勘。
他倒是不管田地了,但是別的村有人偷偷改了界標,差點打起來。後來鬧到了縣上,總算把事解決了,但那村的村老卻吃了掛落,被著實訓了一頓,怪他沒能平息村裡紛爭。
村老可不希望自己碰到這種無妄之災,所以各家各戶都走動得勤快,有些什麼小矛盾的都努力抹平。
總算任職以來,村裡沒發生什麼大事。剛送走了村老農老,村裡的教官又來了。
他是最早的一批東宮侍衛,在打劉芳亮的時候,手臂骨被打折了,正好被派來村裡當教官,順便養傷。
村中教官的任務並不繁重,每天下地的時候帶著農民列隊,左右前後轉一轉,講解軍中口令。
每天晚上給大家講講軍中規矩,打仗時候的見聞,認一認旗鼓,不至於被徵召的時候啥也不懂。
再就是輪值去村學上課,三五天才能輪到一次,純粹是生活調劑。
“鄭教官,您來了。”王老五遠遠見這教官穿著一身戎裝,有些意外。那鄭教官臉上卻沒有笑意,只是乾乾道:“上頭要在各縣組建鄉勇,各村都要出人。你去不?農閒時候軍訓,農忙時種地。軍訓在縣裡,包吃住,每天還給津貼。”王老五心中打了個疙瘩,暗道:終於還是得去打仗麼?
“你不去我就找別人了,想去的還不少。”鄭教官道:“津貼最少都有兩個蛋,要是趕上好時候,還有肉。”王老五卻已經對打仗心中發憷,搖頭道:“我一個外來戶,這好事就不跟人搶了。”
“瞧你這說的,不想去就不去,還外來戶,誰欺負你家了?”鄭教官心情不好,嘴角一撇,轉身就走。
王老五有些不好意思,對著鄭教官的背影謝了一聲,讓他好走,旋即又在地裡找起害蟲來。
碰上結塊的土坷垃,也順手碾成土,培在苗根上。如此要一直忙到天光漸收,村子裡敲響收門鼓,他這才戀戀不捨往村寨裡走去。
所有在外的農民在村寨之外排好了佇列,慣例轉兩圈,清點報數之後,三老確定本村人都到齊了,這才進村回家。
村寨大門隨之緊閉,不到天亮等閒不開。王翊是早就回來了。如今他是村學裡的教員,幫新來的先生跑腿打雜、檢查功課,碰上年紀小的孩子需要啟蒙,也由他負責。
他同時也喜歡上博物課和體育課,到了那時候他便換上自己的短衣,與其他同窗沒有二致。
因為他回家早,所以做飯的任務便落在他身上,等父親回來,爺倆便就著即將消散的天光,把飯吃完。
“今晚輪到我守夜,你在家練功,不可偷懶。”王老五邊吃飯邊教育兒子。
王翊點了點頭,放下碗,道:“爹,您聽說了麼?縣裡要練鄉勇了。”
“吃你的飯,少管閒事。”王老五搖頭道。
“說是各村的教官要退出兵役,轉為勇役。”王翊不解地問道:“轉了勇役之後,教官一個人就能得田十五畝,都是能種麥子穀子的好地,又是三年免糧,三年之後也才交一半糧稅……”
“那是人家一身傷殘換來的,你眼紅啥。”王老五沒好氣道。村裡教官也輪流出任村學的體育教師,所以王翊才知道這些。
“我沒眼紅,”王翊辯解道:“我就是想不明白。為啥這麼好的事,他們不樂意呢?”王老五吸溜口麵湯,面無表情道:“吃你的飯,少管閒事。”ps:新月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