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聲鐘響,一個老軍站在正堂之前,放開喉嚨喊道:“時辰到!凡諸考生,各備身憑,聞號以進!”
下面的各國考生頓時鴉雀無聲,靜靜聽著老軍叫號,生怕錯過。
金鵬圖也頗為緊張。他聽說口語考試大約是十中取三,這裡五十餘人,算來只能取十五個,競爭壓力還是有些大。
隨著帷幕之後人影晃動,十二個考官入座。
不一時,老軍大聲喊出了一個個號碼和姓名字號,其中不少都是標準的漢人名字。金鵬圖知道這是在朝鮮經商的漢人子弟,先以朝鮮話騙取簽證,然後再以外國人的身份考學入仕,可說是一條捷徑。
——大明也不管管!
真正的外國人看著這些渾水摸魚之輩,眼中噴火,心中不爽。
大明卻是沒辦法管。
市舶司的簽證官不可能進行細緻有效的背景調查,所有檔案都是朝鮮官方出具的身份證明。而這種證明在朝鮮是明碼標價,反正對地方官又沒有壞處。
反過來說,這種行為對大明朝廷的損害也不大。因為分配給外籍官吏的職位都是低階的吏目崗位,上升空間不大,主要是一種同化手段。考滿合格的話,更多還是派往臺灣、遼東、朝鮮任職,至於其實際是明人還是朝人,並無分別。
而且按比例錄取只是考生中流傳的謠言,是對禮部公佈錄取比例統計的誤讀。每個考官手裡都有一份口語問答題庫,隨機抽取,並且有嚴格的標準化評分,只要評分合格自然就能透過,不存在優中選優的事。
當然,具體規則也沒必要跟他們說那麼清楚。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金鵬圖終於聽到了自己的號碼和名字,連忙上前行禮,跟著導引老軍穿過幔帳,進了一間考棚。因為走得快,金鵬圖還能看到前面考生離去的背影。
他的考官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嘴上剛剛開始蓄鬚,顯出幾分稚氣。考官比了個請坐的手勢,木板在手,盯著金鵬圖正坐的儀態身姿,開始評分了。
金鵬圖小心翼翼地收束神情,行禮如儀。不過他一時緊張,雙膝一軟,幾乎是噗通跪倒在考官面前,不由心頭一抽。
考官卻沒有笑意。
這種雙膝同時落地叫做“跪”,不是“坐”,是要扣分的。
“君且自陳。”考官悠悠然道。
金鵬圖沒想到口語考試非但是考口音,還要講究吐辭,心中更加緊張了,結結巴巴道:“在下姓金,名鵬圖,表字、字、適南,本籍朝鮮國全羅左道……”
考官側耳聽著,手中炭筆已經在薄薄的木板上畫了一個叉叉,表示他在陳述中已經出現了一個用語不合於慣例或是失禮的地方。
——不過他的字倒是起的不錯,是從《逍遙遊》裡取的吧。
考慮到這點,考官又在一旁重重點了點一點,算是加分。
金鵬圖還在努力收羅言辭,渾然不知自己花了五十文制錢找街頭算命者起的字已經為他增加了一個分數點。
在自陳之後,考官又考了一些當今大明的社會知識,以及他對大明的認識、看法,完成了第二階段的考核。
第三階段是由金鵬圖從紙盒中拈取一張紙片,根據上面的言語進行分析闡述。這些紙片上有唐詩宋詞,有四書五經,還有雜曲話本……不管說得對錯,只看是否能夠自圓其說。
這是最容易落下分,也是最容易博取考官好感的環節。金鵬圖挖空腦袋回憶成語和典故,終於看到了考官臉上露出笑吟吟地表情,輕鬆不少。
考官的笑容卻未必是因為用詞用得漂亮,有時候單純是因為一些成語錯得離譜。
從考棚裡出來,金鵬圖頓時重重鬆了口氣,看到側門外有人懊惱不已的樣子,故意裝得雲淡風輕,好像剛剛經歷了一樁不值一提的小事。
其實無論考得如何,都只能靜待結果了。
ps:
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