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六二五 白日風塵馳驛騎(6)

另一種則是普遍的煤青,各地皆有,產量足,但是毒性大,最早用瀝青鋪路的山西就有不少黑毒病患。而且煤青還有天熱易軟,天冷易裂的問題,縣城以下的道路還能用,官道上就沒人敢用了。

吳易對於江南道路修葺早就有了想法,不過也是礙於條件,心有餘力不足,只能看著硬路一點點夯出來,而且還時常需要修補。

“小弟有個族親,在山東時發現用煤青與水泥、碎石攪炒鋪設,再用石碾碾過,道路即成。而且夏日毒性小,冬天也不容易開裂。成本上比全都用水泥要省了許多。”廖興道。水泥路固然最好,但成本也是最高,而且熱脹冷縮容易開裂,總得有人修補,又是一筆開銷。

吳易暗道:這便是你家給子弟謀的活計吧,果然是不用怕查。

“他想將此法賣給衙門?”吳易問道。

廖興搖了搖頭,道:“他想包工。”

由布政使司出銀錢,修路隊承包工程,按時按質提交驗收。這種官民交易在明代已經出現在了運河疏浚上,被移植到官道修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吳易想了想,道:“質量可不能輕忽啊,萬一皇太子再來浙江……”

“放心,這種新路比純鋪瀝青強得多。”廖興道:“這事我親自過問了的,否則也不敢來找你。”

“江南的料貴,他真能賺到錢?”吳易更疑惑了。

江南修路成本高於北方,除了人工本就偏高之外,用料也是重頭戲。江南不出煤鐵石材,這些都得從北方買了運來。浙江更是水網稠密,修路的同時還要兼顧修橋,更增加了一筆費用支出。

“他有辦法的。”廖興神秘笑道。

“你我異姓兄弟,如何這般遮掩?快快說我知道。”吳易催道。

“好吧,”廖興長吸一口氣,“其實說破了也沒甚麼。他從臺灣買煤,自己煉焦。油墨可以賣給書坊,瀝青正好用來鋪路。”

“碎石呢?”

“山石總還是有的,貴的是人工,所以他不打算用人力。”

“那是什麼?水碾?”吳易奇道。

浙江多水,但能用於水力工業的河流並不多。

“蒸汽機。”廖興神秘兮兮地揭露了答案。

吳易見過蒸汽機,正是絲鎮那邊用來給蠶莊提水的大東西。

“那東西能碎石?”吳易頗為驚訝。

廖興點了點頭:“除了費煤,比人力強多了。我大明總共只有七臺,能碎石的卻只有他這一臺。”

“有點問題……”吳易覺得哪裡不對,輕輕敲著自己的額頭,突然想起來了,道:“殿下當初將蒸汽機送到浙江來,還說了不許外洩……你這族親哪裡搞來的?”

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重點在於工藝,其次在於創意。朱慈烺不確定工藝上的領先程度,所以在創意上就要保密。然而沒有不透風的牆,既然有樣機在外使用,總會被有心人看上的。

比如廖氏。

“是他自己做的。”廖興無所謂道:“咱們都見過那機器,無非就是一個大爐子燒水罷了,有什麼稀奇?”

“你那族親是技工學院的?”吳易試探問道?

“當然不是。”廖興矢口否認。

吳易這才放心。

——他是經世大學的。

廖興心中補了一句。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