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王侯爺
王平安眯起眼睛,定睛望去,就見黃羅傘蓋之下,站著的正是李世民,雖然離得太遠,看不清面貌,但從衣服的顏色上,可以斷定,那就是大唐皇帝。
皇帝本人竟然親自來迎接了!
從前隋開始,皇帝要是迎接歸來的臣子,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臣子出征,大獲全勝之後,班師回朝,除此之外,再沒第二種情況,這算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但今天李世民卻親自迎出皇宮,到了長安的城頭,這說明他很重視此次辨證的結果,把這次辨證天花事宜,當成了一次仗來打,而李治算是“見習御駕親征”,大獲全勝而回!
這次征戰的獲勝者是李治,而不是王平安,名譽由李治享有,獎賞由王平安獲得,君臣二人,各有所需,各有所得!
出城迎接的百姓數都數不清,他們全都擠在城門口處,向著李治等人歡呼,離城小半里的地方,全是百姓,擠得水洩不通,車馬根本無法過去。
李治從車駕上下來,兩邊禁衛擁上,在人群裡開出一條道來。李治帶著王平安和文臣武將,在通道中,走向護城河!
一路歡呼,李治不時地向百姓們揮手致意,他強壓住心頭的激動,如果不是周圍人太多,他非得唱起歌來,以示心中歡喜!
王平安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不住對百姓點頭,算是還禮,但他始終沒有舉手致意,把風頭都留給了李治去出,他自己很識相地,老老實實地當一個小臣!
來到護城河跟前,李治向城上的李世民跪倒,行大禮慘敗,而城上的李世民則也微微欠身,算是還了小小的半禮。緊接著李世民離了城樓,從樓梯上下來,一直走到了城門,這段時間李治一直都跪著,沒有起來。
他跪著不要緊,別人都得陪他跪著,王平安心中叫苦,哪成想要跪這麼久,膝蓋都跪麻了,要是早知道如此,他就讓丁丹若給他準備個護膝,藏在褲子下面,也就不用跪得這麼辛苦了!
李世民充滿威嚴地,慢慢走了上吊橋,百姓們見到皇帝出來,無不興奮,還是頭一回這麼近的看到皇帝!
“萬歲,萬歲,萬萬歲!”老百姓們一排排的跪了下去,他們表達興奮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大叫萬歲!
李世民來到李治的跟前,扶起了他,大聲道:“太子,此次辨證如何預防天花惡疾,可否獲得成功?”
李治大聲道:“啟稟皇上,在臣的指導之下,辨證如何預防天花惡疾,大獲成功!”
“太子及諸位愛卿,你們辛苦了!”李世民依舊大聲說著話。
王平安等人忙道:“臣等不辛苦,此均為太子之功,臣等只是奉命行事罷了!”
李世民嗯了聲,上前拉住李治的一隻手,帶著他走向吊城。走了幾步,李世民忽然停住腳步,回頭道:“王平安,跟上來!”
王平安忙站起身,道:“是!”微微彎腰,跟在李世民和李治的身後,向城門走去。
其餘大臣,都離得遠遠的,待君臣三人過了吊橋,這才跟上!
離得近的百姓們聽到了李世民和李治的對話,開始歡呼起來,大唐朝超過前世任何朝代,終於征服了天花這種瘟疫,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人人歡喜。後面的百姓聽到歡呼聲,便也知道了辨證成功,跟著歡呼起來,歡呼聲猶如排山倒海相似!
群臣看到王平安緊跟在皇帝和太子的身後,過了吊橋,心中無不感慨,這位王爵爺,怕是指日就可高升,成為官場之中的新貴,而且竄起的速度,開國以後,怕是得排名第一!
君臣三人進了城門,朱雀大街上無數的臣子也都開始歡呼起來,高呼皇上萬歲,太子千歲。城外的事他們沒有看到,但皇帝一進城門,誰得寵愛,便一清二楚了,陪同皇帝父子進來的大臣,竟然只有一個,這人便是王平安!
李恪站在大臣們的第一排,心中著實鬱悶,他每次君前邀寵,每次計劃得都很好,而且每次都能邀得上,可就是得不到寵,每次都有人從中作梗,而且每次帶頭作梗的,肯定都是長孫無忌,真不知自己到底怎麼得罪這位國舅大人了!
看著規規矩矩跟在父皇和弟弟身後的王平安,李恪心想:“這人確實是有本事,但有本事不重要,朝廷裡有本事的人太多了,並不稀奇,關鍵是他總能利用自己的本事,得到額外的獎賞,上次封伯,這次怕是得封侯了吧?我大唐開國以來,不,應該說是從北周時代開始,不靠戰功,不靠蔭庇,不靠裙帶,而能獲得封侯的,只有他一個人了吧!”
偏巧這時大臣們進入了城門,李恪看向褚遂良,心中又想:“就連褚遂良這種人物,都沒獲得封侯,王平安就獲得了!唉,看來父皇是有意提拔年青臣子,在為李治登基以後的事,提前做準備了!”
一想到這些,他心中就說不出的煩躁,打算這裡的事情結束後,進宮去見母妃,把事情和她說一說,讓母妃給自己出出主意!
李世民帶著李治上了龍輦,他又衝王平安招了招手,道:“王平安,由你為朕駕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