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李治哭得唏哩嘩啦
高萬全在王平安這裡實在是熬不住了,他堂堂的幕僚,竟然天天掃馬糞,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但他也知道,自己已經被李恪無情地拋棄了,而且被人當成了大笑話,以後要想東山再起,可能性比較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越王勾踐還臥薪嚐膽過呢,自己掃掃馬糞也不算什麼,只是要想翻身,就必須得立一大功不可,否則李恪憑什麼會再重用他?
高萬全心想:“給長安送信,一名信使足夠,可王平安卻派出了兩名,而且是帶著換乘馬匹的,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他要快速把信送回去,所以信使不能在驛站過夜,以免信件出意外被人偷了去,而且兩個人送信,更是為了保險起見,以免路上遇賊。兩千貫都不能讓信使幫個忙,那又說明密信非常重要,不能有半點的閃失!”
這是機會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高萬全把心一橫,反正自己再在這裡待下去,早晚得被折磨死,乾脆一不作二不休,逃吧!
他見馬伕頭正在照看王平安的座騎白龍馬,背對著自己,他從牆角拿起根棍子,躡手躡腳地來到馬伕的後面,舉起棍子,對準馬伕的後腦勺兒就是狠狠地一下子,馬伕猝不及防,被打了個正著,回頭瞪了瞪高萬全,緊接著雙眼一翻,暈倒在地!
高萬全不解恨,上去狠狠地又踹了馬伕兩腳,道:“讓你虐待老夫,讓你知道知道老夫的厲害。”對著馬伕吐了口唾沫,他又從馬伕身上搜出了幾十文錢,又罵了幾句窮鬼,這才去挑馬。
他和王家的馬匹待了這麼久,自然知道哪匹馬好,最好的是白龍馬,可這馬性子烈,他可不敢騎。只好退居其次,挑了第二好的大紅馬。這大紅馬性子溫順,平常是做王平安備用座騎的,只比白龍馬差一點點。
綁好鞍韉,高萬全翻身上馬,逃出了刺史府。馬圈是有味道的地方,所以本就靠著側門,一來味道不會燻著刺史家眷,二來進出方便。
高萬全平常運氣極差,名字叫萬全,可卻一直沒有周全,偏偏今天他人品值爆發,一路逃出刺史府,又一路逃出了慶州城,竟沒有被人攔截,快馬加鞭,不到一日功夫,就逃出了慶州地界。
他在半路上還看到了那兩名信使,繞道避開,他一人一騎,跑得比信使要快,他不顧大紅馬的死活,玩命的催馬快跑。
那馬伕被打暈之後,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悠悠醒轉,他見高萬全跑了,還拐走了大紅馬,差點兒把他急瘋了,慌忙跑去報告,告知了歐陽利。
歐陽利大吃一驚,那高萬全被揭穿之後,對於李恪早就沒了利用價值,已然不必放在心上,二來看他年歲大了,也就沒把他關起來,以為他跑不掉呢,王家上下早就不把他當回事了。不想這高老頭兒竟然逃走,還拐跑了主人的備用座騎,這還了得!
歐陽利立即下令,命令兩名歐陽兄弟追趕,一定要把高萬全抓回來!他沒敢把這件事情告訴王平安,當然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他堅信派出兩個兄弟,一定能將高萬全抓回來,用不著把這種小事告訴主人,平白的惹主人不快。
可事情偏偏就有意外,兩個縱馬西域的大盜出手,一路追趕下去,竟然沒有抓到高萬全,他們追上了信使,可就是沒有追上高萬全,不管他們跑得多快,可前面始終沒有看到高萬全。高萬全就象是憑空消失了一樣,不知所蹤!
兩個歐陽兄弟臉面都丟到家了,他倆想不明白,最狡猾的狐狸也不可能逃得過精明的獵人之手,一個上了歲數的糟老頭子,還騎了匹那麼扎眼的大紅馬,怎麼就能消失了呢,怎麼就追不上呢?
他倆不敢回去覆命,被罵沒用是小,面子丟了是大,以後還怎麼混哪,不得被笑話死!兩個馬賊出身的大盜,竟然沒追上一個老頭兒,這事情怎麼解釋……也得被解釋成笑話啊!
他倆商量了半天,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跑回長安,去吳王府附近等著,反正高萬全是去見李恪的,只要在王府前堵到他,寧可當街殺人,也決不能丟了他們的面子!
其實,高萬全根本就沒他們想象的那樣,連著趕路狂奔,他奔了一天之後,確定從馬的腳力上來講,後面的人不可能這麼快追上他,他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根本就沒往長安方面再跑,直到後面的追兵過去,他才再上馬,繼續回長安。
長安到慶州的官道,是繞遠的,有一千來里路,王平安上任時,便走的是官道,可要是不走官道,而走小道,雖道路不好走,卻要近上許多,高萬全向當地百姓打聽著,抄小路,返回了長安。
這麼一走兩岔,歐陽兄弟就算累死,也不可能在途中追上高萬全,但同時高萬全也沒想到,後面的追兵為了面子,竟然能一路追到長安去堵他,他的逃跑大計成了一大半,最後關頭,他卻沒有算到。
有句話叫:行百里路半九十!
王平安派人送回信去後,他並沒有閒著,而是又去了大小良河考察地形,可惜前朝的文書大多在戰亂中被燒燬了,否則前朝是如何修築水渠的,那些圖紙啥的也能讓他借鑑一下,現在只能靠他一個人琢磨了,至少也得等長安的工部派人來後,才能畫圖紙,籌劃動工。
他又找到了杜老大,帶著杜老大沿著河邊走,問他會不會做水車。杜老大祖傳的手藝,而且他的父親曾是手藝精湛的頂級木匠,聽了王平安的描述,心裡倒也有些譜兒,能給王平安提些小小的建議,不過具體怎麼造蘭州大水車,還得畫圖紙,並且一點一點的實踐著來才行,這個頗費時日。
高萬全終於返回了長安,他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但總算是回來了。又見長安繁華之地,他激動得熱淚盈眶,真不容易呀,終於從地獄回到了天堂,只要他把王平安送密信回京的事,報告給李恪知道,不管這個訊息有用沒用,總算是有個藉口回吳王府了,就算不能重拾昔日的富貴,但總能有個安生飯吃,大不了討筆錢回家,或者再投別主!
他盤算好見了李恪該說什麼,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表現出自己的忠心。盤算好後,他不走前門,順著吳王府的圍牆,繞到了後門,打算從後門進去。以他現在的身份,不適合走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