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一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

第六百七十一章非要住在一起不可

侍衛首領這話,擺明了就是投誠,從吳王李恪的那隊,想要跳到太子李治的這隊當中!

大人物之間的戰鬥,向來是以小人物當棋子的,大人物們鬥得再兇,互相之間見了面,照樣是滿臉春風,噓寒問暖,都是在背後使勁,暗地裡下絆子。可對於小人物來講就不一樣了,那真得拿命去拼前程啊,站對了隊,那是一切好說,飛黃騰達,可要是站錯了隊,那可不是自己倒黴,事敗之後,是一家人滿門倒黴!

放在以前,李恪在京裡好歹還能受到皇帝的寵愛,可現如今寵愛與日俱減,而離了長安之後,還沒到地頭兒呢,李恪就被撂倒到了,而剛到地頭兒,就又被好一通修理,只能躲在床上發脾氣,拿手底下的洩憤。

這種情況下,人心思變,侍衛首領是個正常人,家有老小,哪肯接著陪李恪玩下去,以前是沒機會,現在有了機會,當然要換隊站了。他又不傻,身為朝廷命官,效忠的是朝廷,吳王不是朝廷,而太子卻有可能成為朝廷!

小人物的心理,王平安再清楚不過,他也是從小人物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的。見侍衛首領開口求官,他道:“這個好說,只要將軍一心為太子效力,太子自不會虧待你的,太子為人謙和,向來照顧臣子,不用說別人,將軍看看我就成了!”

侍衛首領忙道:“王公的話大是在理,末將一心想為太子效力,卻苦無機會。”

王平安問道:“將軍,要是我沒記錯的話,你漢名叫做安山大,我可有記錯?”

侍衛首領頓時露出喜色,他可從沒指望過王平安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王平安剛才一直只叫他為將軍,卻並不提姓名,所以他便以為王平安不知道自己這種小人物叫啥名字呢,不成想一提及前途,人家立即就叫出名字來了。這可比李恪強多了,李恪是記不住假裝記,而王平安是記住了,假裝記不住,兩廂一比較,高下立分!

侍衛首領道:“末將正是叫安山大,不瞞王公說,小人的出身不太好,先祖是胡人,由於戰亂的關係,末將的父親出生時,祖父已經去世,所以姓氏上就有點糊里糊塗,又說姓康,又說姓安,也搞不清楚姓啥,後來因為希望能過上平安的日子,便姓了安。”

王平安笑道:“胡人多了,現在不都是咱們大唐人麼,英雄不論出身,只看現在,無須比爹!”頓了頓,他又道:“有不少胡人叫亞歷山大的,將軍叫山大,倒有些類似。”

侍衛首領啊了聲,道:“是吧,這個末將倒是不太清楚。”

事實上,他說的比較婉轉,說自己的父親沒見過祖父,其實他父親連祖父是誰都不知道,只是看中原人姓啥的多,就跟著姓了,偏巧那時所在之地姓安的多,於是就跟著姓了安。

王平安壓低聲音,道:“要是將軍不喜在長安為官,那不如去西域,這也算是衣錦還鄉,那時威風八面,可不比現在強多了。”

安山大又驚又喜,聽王平安的意思,是要派自己去西域了,這可是大好事,山高皇帝遠的,執掌兵權的將軍,生活奢華,可比在長安當家將,強上不知多少倍。

安山大清楚得很,自己投靠了太子,就等於是背叛了吳王,如果還在長安任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吳王報復,太子又不能保他一世平安,利用完了,一腳踢開,是很正常的事。可要是外派到西域或者其它邊關去,那就沒問題了,吳王勢力再大,也報復不到邊關。王公果然善解人意,自己還沒給他辦事呢,就為自己想好了日後的道路!

他感激萬分,連聲向王平安保證,自己一定效忠太子,不管誰敢和太子作對,他都將抗爭到底,誓死保衛太子!

王平安笑了笑,道:“不過我有一事,卻要將軍做個保證!”

安山大二話不說,拍胸脯保證,啥事都行,王公儘管開口,只不過最好別出人命就行。他嘴上保證,心裡也突突,萬一王平安讓他下毒整死李恪,那他是萬萬不敢答應的!

王平安道:“不是啥難事,只是要將軍和你的兒孫,以後萬不可娶胡人為妻,更不可娶有了兒子的胡人女子為妻,象巫婆啥的,這個規矩要定為你安家的家規,誰要是違背了,合族擊之!”

安山大啊了聲,萬不成想王平安會提出這個要求,他可不知道以後會出個安祿山,只是感覺這個要求很容易達到,沒什麼了不起的,娶巫婆?開什麼玩笑!

他立即點頭,道:“末將向王公起誓,不管我安山大一族如何開枝散葉,絕不娶胡人女子為妻,更不會娶巫婆,如有違誓言,天誅地滅。”

想了想,天誅地滅有些太籠統了,不夠真誠,反正這種事情自己和兒孫們都不去做就成了,也不怕報應。他又改口道:“如有違誓言,滿門死絕。”

王平安笑道:“這誓發得太過嚴重了,不必如此。不過巫婆這種人,還是越少越好,如你有幸執掌兵權,乾脆下令,不許她們婚配也就是了。”

這種小事,安山大當然答應,滿口子的應允,什麼巫婆不巫婆的,不就是跳大神的麼,只要一昔權在手,想怎麼修理她們,就怎麼修理,以討王公的歡心!

刺史府離別院不遠,可兩人卻走了好半天才到。王平安進了別院,李恪立即叫進,讓王平安給他看病。

李恪得的病,從表症上看,王平安當然知道怎麼治療,可李恪卻非說他沒有服過巴豆,所以王平安只好給他開出比較緩和的藥劑,不敢按巴豆之症來治,如此一來,好的可就慢了,李恪還得多受些日子的罪,當然這就不能怪王平安了。

開好了方子之後,李恪為表示感謝,請王平安吃飯,王平安無法拒絕,王爺請吃飯,自己不留,那就是當面打臉,太不給面子了。

安山大猛地想起,這頓飯是要試探王平安愛不愛吃狗肉的,自己只顧著高興,竟把這事給忘了,可李恪一直在和王平安說話,他無法提醒,只能乾著急。

花廳設宴,酒菜擺上。李恪道:“無病,本王身體不適,飲食方面還需……這個節制,你隨意,莫要看本王吃的少,你就不敢放懷吃喝。”

王平安笑道:“那下官就不客氣了,王爺盛情款待,如果下官扭扭捏捏地,豈不是說王爺的酒菜不好嘛!”

李恪哈哈大笑,衝侍衛首領打了個眼色,這桌上盡是酒肉,可哪碗是狗肉,他卻是沒分辨出來,他是從來不吃這種食物的。

安山大早就無間道了,李恪尚不知曉,竟還在暗示安山大給王平安吃狗肉。安大山站在一旁,陪著笑臉,道:“王公,廚房特地給您做了碗狗肉,這可是好東西,很補的,您不多吃點兒?”說著話,他指了指一碗肉。